2025年初春,北京國貿一處活動場地內,兩位年輕人圍坐在圓桌前,正沉浸於一款名為“戀愛大富翁”的互動游戲。他們的對話沒有聲音,整場交流靠手語完成。這不是常見的綜藝錄製,而是國內首檔專為聽障人士打造的戀愛微綜藝——《無聲戀曲》的現場。導演李朋程站在一旁緊盯着嘉賓的動作,攝影師們不斷調整機位,力求捕捉最真實的互動。這是一場拍攝,也是一場對現實的回應:當鏡頭第一次真正對準聽障群體的情感需求,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無聲戀曲》海報
聽障人士戀愛綜藝海報
發布嘉賓招募信息 6位聽障素人報名參與
導演李朋程是一位聽障人士,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是在手語翻譯李微微的協助下完成了溝通。李微微曾在通州電視台擔任新聞節目的手語翻譯,如今是節目組的全職翻譯師。
“2023年5月的一個深夜,我和朋友聊起聽障群體在婚戀中的困境,都感嘆他們談戀愛的難處。”李朋程回憶。作為“無聲世界”的一員,他對其中的現實挑戰有着切身體驗:社交圈狹窄、戀愛場景稀缺、主流&&缺乏支持無障礙溝通的功能……久而久之,情感需求成為“房間裏的大象”——被壓抑、被忽視,卻始終存在。
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23年發布的《無障礙環境發展報告》,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口約2053萬。語言障礙和交流壁壘,讓聽障人士在相親角、婚戀&&上連被看見、被理解都很難,更別提在戀愛類綜藝節目中擁有平等表達情感的空間。
“我平時也愛看戀綜。那天聊着聊着就説,要不乾脆我們自己拍一檔給聽障群體看的。”李朋程説。這個念頭既源自興趣,也是一種對社會盲區的回應。他希望這檔節目不僅能讓聽障群體産生共鳴,也能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與生活狀態。
從最初設想到2025年初正式開拍,節目籌備歷時近兩年。李朋程和朋友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設計LOGO、組建團隊。1月份,李朋程在社交&&上看到一則“看完就能拍微綜藝的開組乾貨”帖,於是主動&&發帖人奇蹟小糊,並邀請她擔任節目的策劃。2月,他在朋友圈發布嘉賓招募信息——在北京,接受上鏡,年齡18至35歲。最終,有6位聽障素人報名參與,其中3人僅會手語,兩人能使用手語和口語,一人雖聽障,但主要通過口語交流。
嘉賓現場手語交流 志願者進行後期配音
沒有啟動資金,李朋程只得自掏腰包,用手機替代專業設備進行拍攝。原本計劃在民宿取景,卻遭遇臨時漲價,被迫取消。後來,他們輾轉找到國貿一處尚未拆除的活動場地,得到主辦方支持,免費使用,這才得以正式拍攝。
真正的挑戰出現在拍攝過程中。節目嘉賓均以手語交流,雖然有翻譯在場,但現場口譯仍存在表達不準確的問題,後期需要配音處理。然而,由於團隊成員多為聽障人士,無法勝任語音後期工作,李朋程便在社交&&發帖,招募了10位志願者配音。但問題接踵而至,部分鏡頭拍攝角度不當,手語畫面模糊,導致翻譯難度增加,配音也難以還原原意。而志願者普遍不懂手語,只能照着文字稿朗讀,語速、語調往往與畫面脫節。最終,李朋程只能親自一幀一幀地校對內容,“字幕錯一處,我就改一處。”直到後期階段,他們獲得了阿里文娛公益等單位的支持,才順利完成了第一版剪輯。
製作團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白領、創業者、大學生、設計師……沒有一個是專業影視人。大家出於興趣或公益理念加入,拍攝只能安排在周末,儘管分工明確,但協調難免混亂。“有時攝影師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我就只能説——我是導演,得聽我的。”李朋程笑着説。
節目後期人手緊張,他也“被迫”練成剪輯技能,從粗剪、配音到字幕,一步步摸索。
李朋程原本從事公益項目運營,辭職創業後投身這一項目,是出於對聾人群體的長期關注與深切情感。在他和夥伴的努力下,這檔名為《無聲戀曲》的微綜藝逐步成形。但由於團隊規模極小,《無聲戀曲》幾乎是一個“小作坊式”的微綜藝項目,很多環節都需要他親自上手完成。
從“被看見”到“想更多被看見”
《無聲戀曲》最終定檔於今年5月19日至21日每晚8時,在抖音&&上線。在豆瓣上,李朋程這樣寫道:“《無聲戀曲》致力於打造一個溫暖、真實的戀愛微綜藝節目,專注於聾人群體的愛情和情感表達。希望傳遞愛的力量和關懷,讓觀眾感受到無聲世界中的真摯情感。”
為適配聽人觀眾的觀看習慣,節目不僅設置了手語翻譯和字幕,還在環節設置上加入了互動感強的“戀愛大富翁”游戲。節目策劃奇蹟小糊介紹:“素人嘉賓普遍較為內向,游戲形式不僅能激發交流與真實情緒,也能避免尬聊。”
在實際錄製中,這一設計也起到了明顯效果。比如有一場拍攝,兩位嘉賓安靜地坐在佈置溫馨的餐廳內,燈光柔和,桌上擺着花茶與粉色鮮花。他們翻看一款名為《令人心動的CP》的桌游卡牌。72張卡片涵蓋愛情觀、金錢觀、家庭觀、性觀念等內容,全程無需語言,只靠卡牌選項互動。一局游戲下來,彼此便已對對方的價值觀有了初步了解。沒有嘈雜的言語,現場洋溢着戀愛的氛圍。
雖然是一檔成本極低、志願者支撐的微綜藝,但它填補了聽障群體在情感表達空間的空白,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理解聽障生活的窗口。“我希望鏡頭裏能展現更多聾人日常的細節,哪怕只是一些生活方式、情感表達,也能打破很多人對這個群體的想象。”奇蹟小糊説。
李朋程的目標不止於此。《無聲戀曲》只是他“導演夢”的開始。他目前正計劃圍繞聽障群體開展更多項目:在北京舉辦聾人街舞比賽,用AI技術推動口語康復,發起AI科普活動……“我想做的,其實就是幫助聽障群體在更多領域被理解、被尊重、被看見。”李朋程説,他還計劃拍攝關於聽障群體職場觀察類的綜藝,“戀綜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可以持續做下去。”
“如果你覺得這個節目不錯,記得點個好評。”他笑着説,“這樣我們去找合作方的時候,心裏也更有底氣。” 文/實習生 方雨霏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婧懿 統籌/林艷 張彬 供圖/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