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普斯在中國的演出收穫差評
維塔斯的演唱會獲得關注
2024年,越來越多的外國歌手、樂隊及劇團來中國參加節目錄製或舉辦演唱會,從大熱綜藝《歌手2024》的外籍選手,到一年中大大小小的外籍樂隊、音樂劇演出,再到日前引起熱議的Kanye West世界巡迴試聽會,有被觀眾們期待已久廣受好評的,也有觀看完評價不盡如人意的。
據業內人士分析,2025年越來越多的海外藝人將會選擇來華演出,試圖繼續開拓龐大的中國市場。如何保證海外藝人來華演出的質量,避免市場被攪渾,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洋面孔增多
更多海外藝人來華
近年來,隨着中國娛樂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藝人選擇來華演出。從歌手到演員,從音樂劇到演唱會,海外藝人的身影頻繁出現在中國的舞&上。
去年大熱的綜藝《歌手2024》中,美國歌手香緹·莫、亞當·蘭伯特,加拿大歌手凡希亞·奧伊亞都在節目上帶來了超高水準的表演,並獲得國內觀眾的廣泛認可。演唱會市場更是如火如荼,從Kanye West的海口世界巡迴試聽會,到“牛姐”Mariah Carey;從“火星哥”Bruno Mars到“煙鬼”Chain Smoker、維塔斯等海外著名歌手在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演出,海外藝人的演唱會幾乎場場都獲得關注。
這讓人意識到,雖然近年來舉辦的演唱會大多是國內主流藝人,但已有一部分年輕觀眾並不再滿足於此,大家的喜好和視野都更加開闊。
策劃過多場大型演出的資深音樂總監曉飛&&,海外藝人演出能夠吸引更多年輕觀眾關注演出市場。“近年來,隨着國內主流藝人的頻繁亮相,很多年輕觀眾開始尋求新的視聽體驗。海外藝人的到來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在家門口就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優秀藝人演出。這種變化不僅拓寬了演出市場的受眾群體,也促進了演出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海外藝人來華演出,對文旅産業同樣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據報道,Kanye West的演唱會項目直接帶動海口旅游收入3.73億元。據統計,2024年9月15日演出當晚,入場觀眾共計39727名,島外人員佔比超過95%,其中包括不少來自日本、新加坡的觀眾。
“這充分説明了海外藝人演出對文旅産業的拉動作用。隨着越來越多的海外藝人來華演出,這種帶動作用將更加明顯。”曉飛説,觀眾為了觀看演出,會選擇在當地住宿、餐飲和旅游,從而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同時,海外藝人的到來也提升了當地的美譽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探訪。
海外藝人演出還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通過現場演唱、互動交流等方式,海外藝人與中國觀眾之間建立了情感&&。這種交流不僅讓觀眾有機會親身體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獨特魅力,也促進了中外藝術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這種文化上的交流成果會直接反映在商業上,“如今,不管百大DJ也好,海外藝人也好,他們來華演出後,回國後演出價格馬上漲。所以如果能保質保量地將演出辦好,那麼不管對主辦方還是藝人,都是口碑收益兼具的雙贏。”曉飛説。
效果怎麼樣?
演出質量參差不齊
然而海外藝人在華演出的質量卻是參差不齊。與俄羅斯歌手維塔斯北京演唱會以及美國歌手Kanye West在海口演唱會收穫好評相反,2024年11月至12月初,美國歌手查理·普斯(“斷眉”)在中國多個城市舉行的巡迴演唱會卻不乏“翻車”的場面。演出過後,很多觀眾在社交媒體發出評價,認為現場的效果及配置與票價嚴重不符,比如海口演唱會舞&簡陋,沒有歌詞字幕,場地前後音響音頻錯位,音響沙啞等問題,大大降低了觀演體驗,並且缺乏解決售後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無獨有偶,著名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在天津的演出也遭遇質疑。由於劇方和劇院失職,過晚公布演員名單,且主要演員狀態不佳,導致演出質量過低,現場觀眾情緒激動地進場喊“退票”,場面一度失控。
觀看了多場海外藝人演出的觀眾小黎&&,主辦方在選擇歌手時應更加注重其藝術水平和市場號召力,而不是只看重其名氣或流量。
挑戰特別大
不盡如人意有原因
演出市場資深從業者孟倫認為,由於合作模式、溝通方式、成本構成、藝人影響力、音樂風格等方面的差異,海外藝人來華演出面臨多重挑戰,製作成本高昂且責任歸屬不明確。此外,很多海外藝人在中國的影響力有限,就很難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孟倫分析,2024年海外藝人紛紛來華參與演出,其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演出市場的飽和狀態。那些曾經盈利頗豐的項目往往被少數幾家演出商所壟斷,或者由藝人自身的經紀公司直接控制,這迫使其他演出商尋求海外市場的機會。“可能有部分資金流入文化領域,同時也不乏對演出行業缺乏了解的熱錢進到這個市場,投資海外藝人的演唱會。”一些新入場的主辦方盲目進入演出市場,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例如演唱會音質差和現場體驗不佳的問題,主要歸咎於主辦方的不當操作,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了藝人的聲譽。“如果外國藝人堅持使用他們自己的巡演製作團隊和設備,對於我們國內演出商而言,這樣的成本是難以承受的。”孟倫説。
·業內建議·
主辦方需要加強對海外藝人的篩選評估
海外藝人在華的演出質量參差不齊,也引發了業內思考,如何提升海外藝人在華演出的質量?
曉飛認為主辦方需要加強對海外藝人的篩選和評估,在選擇海外藝人時,充分考慮其藝術水平、市場號召力和觀眾口碑等因素。“同時,主辦方還應與海外藝人及其經紀公司進行充分溝通,明確演出的具體要求和細節安排,確保演出的順利進行。”另外,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也有利於保證演出質量。曉飛談到,我國對海外藝人來華演出早有規範,明確要求演出單位出具相關資質證明材料和文件。“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一些主辦方可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這些規定。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處罰。”
曉飛認為,國內演出市場應不斷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手段,提升演出製作、舞美設計、音響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內觀眾在“家門口”看到高質量的演出。
“還可以建立演出評價體系,促使演出主辦方和經紀公司更加注重演出質量。同時加強現場管理和售後服務,以應對突發情況,只有這樣真正付出耐心讓演出市場的消費過程及後續服務成熟起來,觀眾們得到保質保量的體驗,我們才能不害怕失去熱度,如果人人都只是想賺一波快錢,那這個行業將會越來越難做。”曉飛説。
孟倫認為,加強行業監管,提升職業道德標準,是確保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在選擇合作夥伴時,謹慎評估,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和盈利,對於避免風險至關重要。此外還可以加強文化交流,優化審批流程,降低海外藝人來華開演唱會的時間成本。行業協會也應當發揮積極作用,牽頭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操作指南供各成員單位參考執行,包括但不限於明確各方權利義務關係、細化服務條款等內容,從而有效規避潛在風險,保證企業與市場健康有序的良性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壽鵬寰 實習生 王佳懿
統籌/滿羿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