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風之變匯聚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華電燃料物流公司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紮實推進為基層減負工作紀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4 17:10:31
來源:新華網

以作風之變匯聚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華電燃料物流公司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紮實推進為基層減負工作紀實

字體:

  自2024年8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以來,華電集團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黨委(以下簡稱公司黨委)將狠抓規定落地落實作為黨的作風建設重要內容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將精文減會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結合起來,通過制度剛性約束與健全長效機制建設,公司上下文風會風持續向好。2025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公司黨委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性認識更深、警惕性更高,堅決糾治頑瘴痼癡的決心更堅定,想問題、辦事情更加自覺地考慮是否會增加基層負擔,不斷把改進作風、提高效能的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為推動公司高質量注入新動能。

  一、精文減會 松綁除障 打出減負“組合拳”

  良好的文風、會風是衡量作風建設成效的重要尺度之一,更是持續改進作風的題中之義。公司黨委堅持將作風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聚焦基層反映強烈的負擔過重、流程繁瑣、文山會海等問題,出實招、求實效,堅持不懈改變冗長繁瑣、減少層層陪會,推動“短實新”的文風、“短小精”的會風,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為基層減負松綁,讓幹部員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謀發展、抓落實上,為公司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為“文山”瘦身。針對基層反映的文多、文長、多頭管理等問題,公司通過精簡公文管理為一線減負。一是嚴控發文數量。堅持“三不發”,即沒有實質內容、重復照搬上級要求的文件一律不發;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解決的文件一律不發;內容不成熟、易導致基層執行困難的文件一律不發。2025年1-8月份,向基層下發文件106件,同比減少107件。二是嚴格文件質量。提倡“短實新”文風,要求文稿直奔主題、突出重點、簡明扼要、意盡文止,嚴禁空話套話,一般文稿原則上不超過3000字。三是嚴格管理工作群組。精簡微信、釘釘、QQ等工作群組53個,有效減輕基層一線職工“指尖上的負擔”。

  (二)從“會海”松綁。針對會議管理中存在的會多、會長、質量不高等問題,公司通過優化會議組織為幹部松綁。一是控制會議數量,嚴格會議審批,嚴控非必要、無實質內容的會議,切實從源頭上減少會議數量。2025年1-8月,召開會議38次,同比減少33次,下降46%。二是限定會議規模。堅持“誰分管、誰出席,誰負責、誰參加”的原則,嚴格限定參會範圍,控制參會人數,減少主要負責人參會頻次,最大限度杜絕“陪會”現象。三是提升會議效率。堅持“開短會、開管用的會”,要求參會人員會前充分準備,會上言簡意賅,會後剛性執行,切實提高會議效率,真正讓會議成為解決問題的終點。

  (三)給“迎檢”減壓。針對調研工作中存在的扎堆重復、重痕輕效等問題,公司通過改進工作模式為基層減壓。一是規範調研組織。加強統籌協調,從源頭上杜絕“扎堆調研”,同時簡化接待流程,減少陪同人數,讓基層從“疲於接待”中解放出來。二是堅持求真務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調查研究“五字訣”,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工夫,杜絕“蜻蜓點水”調研,讓調研還原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的根本屬性。三是聚焦成果轉化。將調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作為衡量調研質效的根本標準,重點看是否反映了真問題、提出了實舉措;加強調研成果共享和反饋,讓基層切實感受到調研價值。2025年公司動態調整調研主題12項,聚焦企業實際困難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調研更精準、問題解決更務實。

  二、輕裝上陣 活力迸發 基層感受“新風拂面”

  公司黨委堅持以問題查擺、集中整治作為重要舉措,聚焦職工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以敢於亮劍、敢抓敢管的鮮明態度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文山會海等加重基層負擔的問題得到有效糾治,黨員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從學習教育評估過程中了解到,幹部隊伍普遍從最初的不適應、有壓力,到逐漸習慣、內心認同,最終感受到工作效率和團隊風貌的切實提升,可以説是一次從“身”到“心”的深刻轉變。

  (一)“紙上功”練成了“真功夫”。過去,寫材料是不少幹部的“心頭坎”,往往絞盡腦汁,堆砌辭藻,洋洋灑灑數千言,看似面面俱到,實則“霧裏看花”。文風整頓推行後,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從“為寫而寫”轉向“為用而寫”,從“文字搬運”升級為“思想淬煉”,一切行文都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為準則,“言之有物、言必有實、實必求效”逐漸成為標準。寫材料不再是追求篇幅長度、辭藻華麗的“紙上功”,而是指導實踐、推動落實的“真功夫”,務實清朗的文風正成為公司轉變職能、提升效能的“風景線”。

  (二)“緊箍咒”變成了“風向標”。相較於文風,會風整治經歷了一段適應期。初期,部分習慣“穿靴帶帽”的幹部感覺被戴上了“緊箍咒”:會議要申請、發言限時、措施須具體……這些規定讓人不適應甚至抱怨。隨着整治工作的深入,大家逐漸意識到,這些嚴格規定的背後,是公司黨委提升決策和執行力的堅定決心。“多會合一、長會短開、短會少開”已逐漸深入人心變成常態,會議不再是高談闊論的“模擬場”,而是解決問題的“作戰室”。大家從“被動執行”轉向“主動維護”,嚴明的會風會紀正成為公司轉變作風、追求實效的“風向標”。

  (三)“走過場”變成了“現場辦”。過去,調研是部分幹部“想當然”的軟任務,常常是“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身到而心未至,調研報告也難免“水土不服”。作風轉變以來,公司大力倡導“四不兩直”調研方式,推動調研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從“按腳本走訪”到“直插一線”,從“走馬觀花”到“精準破題”,幹部堅持帶着問題去、盯着問題研、追着問題解,調研真正成為找準癥結、凝聚共識、推動發展的過程。如今,調研不再是浮於表面、流於形式的“走過場”,而是直擊要害、解決問題的“現場辦”,它已成為公司感應市場變化、傾聽職工聲音、汲取基層智慧的“傳家寶”。

  從幹部職工上述反應中可以看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意義遠超“紀律”本身。它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除了組織肌體中“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病灶,打通了決策與執行的“任督二脈”。文風會風的整治,既讓廣大幹部職工看到了公司黨委真抓實改的決心,又讓大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既節約了公司最寶貴的時間成本,也尊重了每一位員工的勞動價值,最終提升了整個組織的運轉效能和戰鬥力。這不僅是文風會風的轉變,更是工作作風的深刻變革。

  三、聚力主業 提質增效 發展動能“加速匯聚”

  減負為了提效,松綁意在賦能。隨着文風會風持續轉變,公司廣大基層幹部破枷鎖、卸重負,從“陪研、陪會”“填表、留痕”等困擾問題中解脫出來,放開手腳幹事創業,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回歸到主營業務和價值創造中,集中到崗位上展現的真作為中,形成“心無旁騖抓落實、奮勇爭先創佳績”的良好局面,為公司高質量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一是電煤供應保得更“穩”。公司黨委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國之大者”,持續強化燃料支撐保障核心功能,以電煤供應質量檢驗學習教育成效。1-8月簽訂年度合同量1.04億噸,圓滿完成國家發改委要求和集團公司任務目標;積極應對迎峰度夏以來高溫、暴雨、洪澇災害,協調國有大礦長協資源,爭取路局、港口運力保障,在經濟保供基礎上,有序提升電廠庫存,有力保障了7、8月南方電量大幅增加的耗煤需要,圓滿完成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九三”閱兵等國家重點活動期間電煤保供任務。

  二是降本增效抓得更“實”。公司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聚焦電廠經營難題,黨委班子帶隊分頭到各區域公司了解生産經營要求,協調煤礦降煤價、提煤質,溝通物流中間費用壓減,1-8月份入廠標煤單價同比降低130.35元/噸,降幅12.3%,幫助電廠節省燃料成本32.47億元,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提質增效中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物流體系建設推得更“快”。各基層單位圍繞加快物流體系建設成立黨員先鋒隊,書記親自領銜,溝通協調國鐵集團貨運部和相關路局,積極爭取物流優惠政策,全力拓展物流通道。截至8月份,外蒙煤、印尼煤渠道成功打通,“陜煤入粵”替代進口煤項目獲批,尤其是疆煤鐵水聯運、鐵路直達的突破,為集團公司能源大基地建設、區域電廠電煤保供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數智燃料物流”建得更“優”。以前電煤調運數據都是職工每天手工填報,存在重復報送、時效性差等缺點,深受職工詬病。公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加快建設“煤炭供應鏈管理&&”。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全部技術攻關,進入試運行階段,電煤調運數據只需一次填報,就可以實時自動生成各部門所需材料,深受一線職工的歡迎。

  四、精準發力 久久為功 作風建設“常態長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公司整治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驗,但是如何鞏固保持是考驗公司黨委的又一課題。在公司開展的“紀律作風提升年”專項行動中,相關措施已經開始部署實施:一是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整治“四風”問題作為踐行正確政績觀的標尺,經常對標對表,真正養成一切問題從是否違反“四風”規定,是否有利於推動工作、是否會贏得職工群眾支持上去思考的工作習慣。二是通過制度鞏固整治成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必須設立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公司《改進文風會風的工作標準》《改進調查研究的工作標準》等制度已相繼實施,正在為從源頭上杜絕不良作風發揮作用。三是健全動態監督機制。將精文減會納入日常監督範疇,通過監督協同聯動,靶向糾治文山會海、加重基層負擔的典型問題,並及時分析研判、督促處置、限期整改。四是接受廣大職工評價。借鑒學習教育中“開門搞教育”的要求做法,定期向廣大職工公布減負措施的落實情況,徵求意見建議,讓職工成為作風建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的主考官、閱卷人。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