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統籌功夫建綠電園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0 10:24:46
來源:經濟日報

用統籌功夫建綠電園區

字體:

  近年來,綠電園區逐步從虛擬概念變為現實場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依法穩步推進綠證強制消費,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並使用綠證核算,在有條件的地區分類分檔打造一批高比例消費綠色電力的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鼓勵其實現100%綠色電力消費。

  建設綠電園區,重在強調工業園區的主要能源為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此舉直面機遇與挑戰,有助於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助力産業升級、能源轉型、成本控制等,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發展。

  也應看到,建設綠電園區仍屬新鮮事物,沒有十分成熟的路徑,在積極探索中更要注意統籌兼顧。

  因地制宜,兼顧能源結構與産業結構。綠電園區依賴於一定的基礎條件。既有較強的新能源供給能力,又匹配鋼鐵、有色、建材、化工、數據中心等重點用能行業,園區的供需兩端才能“一拍即合”,同時解決“棄電”問題和缺電隱憂,實現新能源産業與特色優勢産業耦合發展。比如,寧夏在密集調研、系統分析基礎上,謀劃建設全國首個省域綠電園區,加快培育形成新能源裝備、新型儲能、綠電綠證交易和碳市場服務等新興産業生態。

  務求實效,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建設綠電園區,旨在將新能源優勢就近就便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此,在新能源的配置上,要綜合考慮土地、資金等成本,合理控制規模、把握節奏,優化生態修復效果,並為長遠發展預留空間。有些地方將新能源布局在採煤沉降區域和沙漠、戈壁、荒漠地區,並通過規模化開發使綠電電價低於傳統火電,可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效提升園區的招商引資吸引力,實現多方互利共贏。

  協同發力,兼顧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加快綠電園區建設,需要一定的投入,更需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預期引導,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重點領域通過綠電替代實現新能源直供、減碳降本。吸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推進園區的市場化管理,引導企業拓展綠電消納渠道,穩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比如,針對新能源發電能力波動性較大的短板,推行“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供需協同,都需要配套建設大量儲能設施。在此過程中,需多方合力,推動儲能由單一的電網側逐步向發電側、電網側、需求側多元發展,增強綠電園區的新能源錯時供電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楊開新)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