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 驅動發電行業邁向智能化新階段-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9 16:12:39
來源:新華網

國家能源集團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 驅動發電行業邁向智能化新階段

字體:

6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京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該模型構建了覆蓋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産調中樞、設備檢修全鏈條的智能決策體系,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模型自主優化能力升級和電系統智能化變革升級。

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能源産業格局。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充分發揮全球領先的裝機規模和數據資源優勢,通過"AI+"專項行動,構建了覆蓋電力全産業鏈的智能化體系。該體系涵蓋15個業務領域、75個應用場景,部署百餘個智能體,將AI深度融入發電核心業務,推動運營模式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成為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智能引擎。

此次發布的行業級“擎源”大模型,是國家能源集團依託全球領先的風電、火電裝機規模及海量數據資産打造而成。該模型實現了電力生産全場景的智慧化升級。該模型的發布,是落實國家數字經濟戰略、推動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標杆性成果,推動了發電行業的全新變革。

三大創新突破 構建發電全場景應用生態 

“擎源”實現三大創新突破。‌首創多能協同動態優化新引擎,創新性融合運行監測、設備狀態、氣象環境等多源異構數據,構建“模型-智能體-應用”全棧産品矩陣,實現跨業務智能體高效動態協作。依託聯邦學習技術保障數據與知識安全共享,形成覆蓋發電全流程的智能優化解決方案。首創發電行業垂直深耕新範式,專為電力系統打造“源-網-荷-儲”全場景AI解決方案,通過全鏈路智能技術實現電力生産垂直整合,關鍵環節AI應用覆蓋率達100%,形成行業深度智能化轉型標杆。首創全棧自主可控智能決策新體系,基於全國産化技術棧,融合強化學習與多模態融合技術構建自適應訓練與決策框架,建立覆蓋發電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決策驗證閉環,實現從技術到應用的完全自主可控,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電力産業部運行分析處經理王安介紹,“擎源”的 與應用,將實現安全管控從以人防、物防為主的傳統方式,轉變為‌AI賦能的主動防護體系;‌運維模式從“事後維修、定期檢修”躍升為“預測性維護、狀態檢修”;‌交易決策從依賴經驗和局部信息的傳統決策模式,轉變為基於海量數據融合、多模型尋優的‌智能輔助決策與自動尋優決策並行‌模式;‌調度運行從人工判斷、單點優化的調度方式,升級為融合氣象水情、市場供需、設備狀態等多維信息的‌全局協同智能調度。目前,“擎源”已在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産調中樞、設備檢修四大業務領域成功應用,覆蓋13個場景,部署41個智能體,有效破解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安全風險高、交易決策難、多能協同複雜、設備運維被動等痛點,打造起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發電的關鍵支撐。

四大核心業務域賦能 破解行業痛點 

“擎源”大模型在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産調中樞、設備檢修四大核心業務域實現了深度賦能,有效解決了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安全風險高、交易決策難、多能協同複雜、設備運維被動等痛點問題。  

安全環保域的“智能安全衛士”。“擎源”能夠為設備全生命周期監督提供技術支持,賦能班組安全管理,保障危廢智能合規化管理。技術監督檢查評價效率提升100%以上,違章識別從預判到告警推送僅需15秒,視覺識別準確率達85%,顯著提升了作業安全管控水平。以評價江西某火電廠安全生産為例,傳統安全生産評價需14名專家耗時一週完成,而“擎源”僅用1天即完成全廠預評價。  國家能源集團安全監察中心許暢介紹,“擎源”對接了集團所有的安全生産統建&&,開發了技術監督、班組安全、違章識別等6個場景的21個智能體,讓安全監督搭乘了“復興號”,擁有了中國速度。

電力交易域的“情報員”和“決策參謀長”。 “擎源”能夠精準預測氣象變化、預警水情風險及分析市場形勢,為現貨交易提供強有力支持。風速等氣象數據預測準確度大幅提升,新能源功率預測準確率提高2.8%。國家能源集團電力營銷公司電力交易員王曉瑩介紹,“擎源”可通過多模型尋優,在不同的環境下選擇最優的預測模型組合,解決電價預測的難題。從國能山西霍州電廠預測數據來看,“擎源”預測的節點電價準確率比傳統方式提升了6.2%。現貨交易完成後,一台600兆瓦的發電機組,在“擎源”的指揮下,生産成本下降0.3%,而盈利能力提升2%。 

産調中樞域的“多能調度指揮官”。 “擎源”能夠優化梯級水庫調度、機組參數自動尋優及對火電燃料精準管控,每分鐘可滾動預測15分鐘後的機組關鍵指標,準確率達92%以上。據國能大渡河公司調度員曲田介紹,“擎源”可主動跟蹤降雨、流量、負荷這些邊界條件的變化,快速生成精準的調度計劃。在6月25日的渡河流域的防洪調度事件中,“擎源”提前7天預測到強降雨,精準制定水庫攔蓄與泄洪計劃,確保洪峰安全過境,並為後續高溫保供儲備了充足水源。

設備檢修域的“設備健康醫生”。“擎源”能夠敏銳感知機組狀態、應用專家經驗精準診斷,智能制定檢修策略與派單,主要應用在狀態感知、檢修決策、故障根因分析等環節,驅動檢修模式從傳統的“被動故障處理”向“預防性狀態檢修”轉變。國家能源集團首席風電設備檢修師、大模型項目組成員王建國介紹到,集團已在“風光水火儲”179個試點電站上應用“擎源”,半年來精準發現缺陷2633條,對解決早期缺陷難以及時發現、等級難以量化評定難題有極大助益,極大提升了設備可靠性。  

“我們將聚焦核心場景解決方案,分層推進應用落地,重點推廣首批發布的13個場景和後續計劃打造的典型核心場景,統一構建標準化數據集、通過實時數據反饋與專家經驗注入,實現模型月級迭代更新等。向産業鏈開放API接口與工具鏈,聯合高校、院所、企業等各類研發單位,攻關多模態融合、科學計算應用、小樣本學習等關鍵技術,重點培養‘AI+能源’複合型人才,實現大模型技術與發電業務深度融合,推動生産效率提升、運營成本優化及低碳轉型加速。”對“擎源”大模型下一步建設,國家能源集團科技信息部數字資源處經理閆計棟介紹。

“擎源”大模型的發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突破,更有助於發電行業邁向智能化新時代。據了解,未來,國家能源集團正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攻關多模態融合、小樣本學習等關鍵技術,培養“AI+能源”複合型人才,推動生産效率提升與低碳轉型加速。

【糾錯】 【責任編輯:索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