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6月23日,中國工業報社在京召開“融鏈向‘新’‘一起益企’中工智庫沙龍暨第十八屆中國工業論壇啟動新聞發布會”。沙龍圍繞“新質生産力、數智賦能、共鏈共生、製造出海、産學研用融通”等前沿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經濟師許科敏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原副會長、國企智庫副理事長兼首席專家李錦,賽迪研究院中小企業所所長龍飛,江蘇省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麗珺,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跨境電商分會副會長劉海偉,中首特鋼集團董事長鄭廷文,華為中國政企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專家孫躍鵬,中關村科金技術副總裁張傑,中移(上海)産業研究院人工智能高級專家韓屹,天娛數科首席數據官吳邦毅,深圳東風環境有限公司副總裁胡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産業運行部經濟運行處負責人朱曉波出席會議並作主題發言。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執行總編輯周志懿,石家莊工業泵廠黨委副書記吳強,中國銀河證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執行負責人、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吳京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同期舉辦了第十八屆中國工業論壇啟動新聞發布會。
會議現場
徐金寶&&,中國工業報作為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主流媒體,按照“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工作要求舉辦本次沙龍,旨在通過實戰交流、經驗分享切實助力中小企業融鏈向“新”、創新引領、智慧升級。
李毅中圍繞《開展支持幫扶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的幾點思考》展開分析,他從政策制定和落實、産供鏈實力和韌性、央企國企帶動、中小微企業幫扶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議。他建議,重視細分行業實用技術、先進技術、前沿技術的交流推廣,可委託行業協會組織多種形式活動。規上工業企業、中小企業集群四成在縣城,中小企業是縣域支柱。他建議作為幫扶紓困重點,組織縣、企交流互動。
許科敏&&,發展新質生産力,中小企業絕不是旁觀者,而是主力軍。要奮力推進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法律護企等舉措,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龍飛介紹,從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頂層制度看,正逐步形成“一法、一條例、一標準、一規劃”的政策法律體系。從具體政策舉措看,國家和地方層面&&了一系列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和促進發展的支持政策,包括優化發展環境、加大財稅支持、緩解融資困難、支持創業創新、加強公共服務、加強權益保護等。
陳麗珺分享了東&市服務中小企業的實踐。近年來,東&市堅持産創融合,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近三年參加戰新産業和高價值專利推進計劃的中小企業40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達20家、218家,創新活力加速迸發;強化精細服務,圍繞線上線下抓服務、數智賦能抓融合、企業權益抓保障等舉措,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聚力協同聯動,一體推進“六個環境”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多位專家和行業代表圍繞産業升級、數字賦能等議題展開深度分享。
中國工業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全媒體中心主任汪靜介紹,中國工業報社將於2025年11月15日-16日舉辦第十八屆中國工業論壇,論壇以“提‘質’向新 ‘智’向未來”為主題,同期還將發布《2025新質生産力趨勢與實踐研報》、2025尋找新質生産力領跑者案例及《中國工業報創刊45周年45人:致敬工業先鋒》專刊。
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執行總編輯周志懿在會上發布並啟動中國工業報社“新”鏈融通—“益企”賦能&&。該&&聚焦為中小企業發展賦能,核心功能為傳播推廣、能力提升和産業對接。
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與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品牌強企工作委員會會長、品牌強企(北京)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楊峰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依託《中國工業報》、中國工業新聞網及中工智庫等&&資源,聯合打造“製造強國品牌工程”,深化産業研究,助力“中國工業論壇”等品牌活動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