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 直流輸電工程投産送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0 11:38:30
來源:新華網

國家電網: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 直流輸電工程投産送電

字體:

  大美風光出天山,綠電千里耀巴渝。6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哈密-重慶工程)投産送電。這是我國首個投産送電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直流受入工程,對於推動哈密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外送,促進清潔能源大範圍優化配置,提高重慶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履行國家戰略使命的國有重點企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電力骨幹企業、服務國計民生的公用事業企業,國家電網公司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着力提升電網能源資源配置能力,踐行央企責任擔當。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智剛&&,哈密-重慶工程是我國首個投産的“沙戈荒”大基地外送工程,工程投産將有效帶動西部地區能源産業發展,在更大範圍內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有力支撐新疆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滿足重慶度夏高峰負荷需求,顯著增強電力供應能力。公司將充分發揮好工程保供應、促轉型的重要作用,為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哈密-重慶工程起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裏坤換流站,途經甘肅、陜西、四川,止於重慶市渝北區渝北換流站,採用±800千伏額定電壓、800萬千瓦額定容量的“雙八百”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輸電距離2260公里,總投資286億元。工程作為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配套的1420萬千瓦電源,位於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基地,風電、光伏、光熱裝機達102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佔比超過70%。

  工程於2023年7月獲得國家核準。面對建設環境惡劣、線路走廊擁擠、交叉跨越多的挑戰,國家電網公司舉全公司之力推動工程建設,數萬名工程建設者聽黨指揮、聞令而動、迎難而上,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六精四化”為引領,歷時22個月,從天山腳下到長江之濱,從黃沙大漠到巴山渝水,在祖國的版圖上,鐫刻出一條綿延千里、縱貫南北的“能源大動脈”。

  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高效率利用,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疆能源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確定的“三基地一通道”和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工程可支撐哈密地區超過1000萬千瓦裝機的新能源可靠送出,助力新疆形成外送規模超3000萬千瓦的“兩交三直”輸電通道,覆蓋西北、華中、華東、西南電網,將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工程投産送電後,每年減少燃煤消耗約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0萬噸,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

  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助力穩經濟穩增長。重慶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支點,也是我國重要的負荷中心,用電需求持續穩定增長。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也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哈密-重慶工程投産送電,每年可將360億千瓦時以上的電量從新疆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重慶負荷中心,顯著增強重慶能源電力保障能力,有效促進新疆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資源優勢轉化,對於疆渝兩地經濟增長和區域協調發展,以及服務西部大開發、助力鄉村振興、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堅持科技賦能強化技術攻關,助力電網建設培育新質生産力。哈密-重慶工程採用最新的“雙八百”特高壓直流標準化技術成果,積極應對氣候嚴寒、風振強烈、鹽漬土和戈壁碎石土區域分佈廣泛等挑戰,建設團隊新設計了大風區跳線串和多自由度的調距線夾,在強腐蝕地區試點應用硅烷浸漬防腐技術,在戈壁碎石土區域創新開展表層礫幕剝離,待工程完工後再將礫幕進行回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各項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提高了施工效率、破解了施工難題,打造了特高壓建設的新標杆,為後續特高壓工程建設提供了有效借鑒和參考。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特高壓輸電網絡,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