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曜通行首次詳解生態藍圖:戰略共贏的實施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03 16:48:17
來源:新華網

吉曜通行首次詳解生態藍圖:戰略共贏的實施路徑

字體:

在全球汽車産業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窗口期,動力電池技術創新與産業鏈生態構建,正成為車企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核心戰場。

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對外披露了其電池業務整合的關鍵動作,宣布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曜通行”),並將旗下神盾短刀電池與金磚電池兩大技術品牌深度整合為“神盾金磚電池”,將“神盾”所代表的極致電池安全系統,與“金磚”象徵的行業領先電芯技術進行系統性融合,形成“極致安全系統+行業領先電芯”的技術共同體。

根據規劃,整合後的吉曜通行推出了超級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級混動三大金磚電芯矩陣,並在隨後的吉曜通行生態日上,官宣了全球開放共贏的生態戰略。這種從“技術追隨者”到“生態定義者”的轉型,不僅為吉利2027年500萬台銷量目標築牢電池安全與供應基石,更以“開放生態圈”的姿態,重新定義全球動力電池産業鏈的協同規則。

從産品競爭到生態卡位的戰略必然

電池業務的整合,本質上是吉利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中,構建生態協同體系的關鍵落子。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正經歷産品規模擴張向格局定型的關鍵轉折。據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達894.4GWh,而寧德時代與比亞迪以339.3GWh、153.7GWh的裝機量合計佔據全球55%份額。這表明,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集中,技術壁壘、規模效應與供應鏈把控力形成的"馬太效應"日益顯著,迫使後來者必須尋找差異化突圍路徑。

吉利的應對之策清晰而果斷,完成電池業務整合,成立了吉曜通行,以踐行《台州宣言》提出的“五大戰略”,即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

未來,通過與供應鏈夥伴的深度協作,吉曜通行將縮短電芯研發周期,産品與車型的匹配精度顯著提升。整合之後的吉曜通行,擁有浙江桐廬、衢州,江蘇建湖,江西贛州、上饒、鷹潭,安徽寧國,山東棗莊 8 大生産基地,到 2027 年將形成 70GWh 産能規模。衢州基地就具備24GWh的短刀産能,擁有業內同類産品最高的24PPM整線設計效率。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了重復投入,降低生産成本,構建起兼具技術競爭力和成本優勢的自主供應鏈體系。

吉曜通行將帶領供應鏈實現全球生態共贏:向全球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和産品。吉利控股集團已與歐洲主流車企雷諾落地了合資公司Horse Powertrain浩思動力,將與吉曜通行探討深入合作。

這場整合背後,是吉利對産業變革趨勢的深刻洞察。當行業從百花齊放步入優勝劣汰階段,唯有通過深度協同構建系統競爭力,才能在頭部企業的擠壓下贏得發展空間。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吉曜通行CEO鄭鑫&&:“在新能源汽車這場馬拉松競賽中,單點技術突破已不足以保證勝利,系統化的生態協同正在成為新的制勝關鍵。”

安全平權與技術領先的雙輪驅動

吉利電池業務整合的核心技術突破,在於構建“極致安全+爆款矩陣”的雙輪驅動體系。吉曜通行確立軍工級安全普惠的行業新標準,金磚電芯以超越國標的安全測試體系,將“安全平權”理念貫徹至吉利全係車型,從10萬元級經濟型車到豪華高端車型,均實現軍工級安全標準,包含超輕薄高耐熱隔膜、高安全電解液等技術方案,打破安全性能與車型檔次挂鉤的行業慣例,形成差異化的品牌認知。

值得關注的是,吉曜通行在技術布局上展現當下與未來結合的雙重穿透力:一方面深耕磷酸鐵鋰體系,通過納米級多孔導電層、超薄碳包覆等材料創新,持續提升能量密度與快充性能,在5月的生態日上發布了金磚電芯超級混動系列。産能端,整合後的吉曜通行已形成行業領先的短刀電芯産能矩陣,優先保障極氪等高端品牌和銀河品牌的戰略車型需求,同時以開放生態模式向行業輸出産能。

這種安全普惠築基、場景創新破局、技術儲備謀遠的組合策略,不僅使吉利在動力電池安全領域建立金標準,更通過産品矩陣的精準分層,將技術整合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這種技術布局的巧妙之處在於其差異化策略——同一安全標準覆蓋全係車型,而性能配置則根據不同市場定位精準區分。既避免了資源分散,又確保了技術協同的最大化。

站在全球産業變革的維度,吉利的探索具有雙重啟示:對中國車企而言,打破拿來主義依賴,通過垂直整合掌握電池核心技術,是穿越技術卡脖子風險的必由之路;對全球産業鏈而言,自主+開放的生態模式,提供了不同於“比亞迪的封閉生態、完全自研”的路徑——既避免封閉生態的創新僵化,又規避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規模風險。當吉曜通行將安全平權從産品理念升維為行業標準,將爆款電芯從單一産品拓展為生態矩陣,其本質是在定義全球動力電池産業的"中國規則"。

吉利通過吉曜通行完成的這次戰略布局,其意義已超越單純的業務整合。在這個技術迭代加速、産業邊界模糊的新時代,或許正如吉曜通行所實踐的——真正的戰略優勢,不在於獨佔多少資源,而在於能連接多少創新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