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加強石化、塗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六個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減少新污染物産生。
《意見》要求,建設單位、環評技術單位在開展涉新污染物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評工作時,應高度重視新污染物防控工作。其中,建設項目應盡可能開發、使用低毒低害和無毒無害原料,減少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採用清潔生産工藝,提高資源利用率,從源頭避免或削減新污染物産生;強化治理措施,已有污染防治技術的新污染物,應採取可行污染防治技術,加大治理力度,減輕新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鼓勵建設項目開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綠色替代、新污染物減排以及污水污泥、廢液廢渣中新污染物治理等技術示範。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説,《意見》要求發揮環評的綠色引領作用。其中,對生産或使用《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中明令禁止的新污染物新改擴建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對已有排放標準的新污染物提出確保達標排放要求,並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將不予審批的環評項目類別,及時納入當地生態環境准入清單。(記者李禾)
【糾錯】 【責任編輯:張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