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4月14日-4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從煤電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四個方面建立健全煤電技術指標體系。行業方面,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份能源生産情況,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電力生産增速加快;清華大學擬建能源方向等四個新書院。企業方面,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顯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8家下屬企業正式申報登記。
4月14日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開啟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從煤電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四個方面建立健全煤電技術指標體系。同時,在全面總結評估“三改聯動”工作成效和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推動一批現役機組改造升級,力爭全面提升新建機組指標水平,積極有序開展新一代煤電試點示範。業內分析認為,全國火電靈活性改造每年將有超百億元市場空間。
4月15日
首份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指南發布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首份《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知識會”》。作為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的第一份工作指南,“知識會”集實用性、易懂性、時效性、權威性為一體,以問答形式解決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推進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有效支撐試點工作科學、穩妥、高效開展。
四行業年碳排放達2.6萬噸將列入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對發電、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年度直接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應當列入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4月16日
工信部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
4月16日,為加快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持續推動工業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工信部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文件指出,鼓勵節能降碳服務機構對“十四五”以來接受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的企業開展持續跟蹤服務,推進節能改造措施建議落地實施;鼓勵根據已發布的産品碳足跡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推薦團體標準,開展産品碳足跡核算。
一季度全國礦山安全生産形勢總體平穩
4月16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一季度全國礦山安全生産形勢和有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今年一季度,全國礦山安全生産形勢總體平穩,礦山事故起數和遇難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7%和29.3%,較大事故起數和遇難人數同比分別下降66.7%和84.2%,是近十年一季度發生較大以上事故最少的一年。
4月17日
中國3月核發綠證1.74億個 同比增長9.39倍
國家能源局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1.74億個,同比增長9.39倍,其中可交易綠證1.44億個,佔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7.07萬個,本期核發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電量對應綠證1.60億個,佔比91.66%。
油價下調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本次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降低480元、465元。價格執行時間:2025年4月17日24時。
4月14日
一季度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長43.2%
4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一季度有關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我國新能源産品繼續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季度,風力發電機組、鋰電池、電動汽車等出口分別增長43.2%、18.8%和8.2%。
4月15日
清華大學擬建能源方向等四個新書院
據清華大學消息,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於近日召開。會上透露,清華大學將擬建AI+、國際化STEAM、能源方向、未來工程方向等四個新書院。能源方向書院將充分發揮學校在能源領域的多學科優勢,致力於培養兼具深厚家國情懷與寬廣國際視野,擁有數理智寬口徑工科基礎、物質科學思維能力和戰略預判眼光的智慧能源創新引領者,將持續推動學生從基礎研究到場景應用的全創新鏈沉浸體驗,助力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競爭力提升。
一季度全國進口煤炭1.15億噸 同比微降
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 2025年1-3月,全國煤炭進口量累計為11484.6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計進口金額為93.43億美元,同比下降22.5%。
4月16日
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份能源生産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能源生産情況顯示,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電力生産增速加快。原煤生産增速加快,規上工業原煤産量4.4億噸,同比增長9.6%;原油生産由降轉增,規上工業原油産量1903萬噸,同比增長3.5%;天然氣生産穩定增長,規上工業天然氣産量22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0%;規上工業電力生産增速加快,規上工業發電量7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
4月18日
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8%
4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82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從分産業用電看,第一産業用電量1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第二産業用電量55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第三産業用電量1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
4月14日
中國石化:西部陸海“氫走廊”正式投運
中國石化4月14日宣布,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幹線當日正式貫通,並將開始常態化運營。這條西部陸海“氫走廊”始於重慶,最終抵達廣西欽州港,全程約1150公里,中途設有4座加氫站,將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周邊中短途支線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西部地區氫能産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139.63億元
4月14日晚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5年一季報,多項業績指標大超市場預期。其中,營業收入總計847.05億元,同比增長6.18%;歸母凈利潤實現139.63億元,同比增長32.85%,增速遠超營收增速;扣非歸母凈利潤實現118.29億元,同比增長27.92%,顯示其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依然強勁。
第四屆 TERA-Award 大賽參賽項目規模創歷屆新高
近日,由香港中華煤氣主辦,賦生資本賦能的第四屆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圓滿結束全球招募。本屆大賽共吸引785個項目報名,覆蓋76個國家和地區。相較去年,報名項目數量增長74%,覆蓋國家和地區數量增長29%,海外項目佔比高達76%,創下賽事自2021年創辦以來的規模新高,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
4月15日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多家能源領域下屬公司
近日,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顯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8家下屬企業正式申報登記。名單如下: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池有限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色金屬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綠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機動車有限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塑料再生有限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設備資産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南方電網:廣西發電裝機量首次破億
4月15日據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消息,隨着220千伏浦北壯嶺風電場工程項目12號風機順利併入廣西主電網,廣西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大關,達1.00004億千瓦。所有電源類型中,新能源裝機規模達4523.8萬千瓦,佔比45.7%。
全球首艘24000TEU級雙燃料動力箱船在滬命名交付
4月15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級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達飛塞納河”(CMA CGM SEINE)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計劃於4月18日投入亞洲至歐洲的航線。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級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達飛塞納河”號採用LNG動力設計,其最大特色是擁有一顆獨一無二的“綠色心臟”——18600立方米MARKⅢ薄膜式燃料艙,其所裝載的LNG可為船舶提供單個航次近2萬海裏的“綠色動力”。
中國石油啟動“外貿優品”公開招商
據中國石油消息,中國石油旗下崑崙好客啟動“外貿優品”公開招商,充分發揮線下2萬家門店和線上數百萬會員優勢,架起國內外貿企業拓內銷橋梁。
中國華電啟動增持
4月15日,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基於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啟動了對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增持計劃。擬在6個月內通過其成員單位分別對兩家控股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增持,其中:增持黔源電力不高於總股本1.7%,增持華電科工金額不超過4000萬元。
福建漳州核電3號機組核島系統設備安裝正式啟動
4月15日,福建漳州核電3號機組核島系統設備安裝正式啟動。漳州核電是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的始發地,也是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項目規劃建設6&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當前1號機組已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計劃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商業運行,3、4號機組已於2024年開工建設,5、6號機組正在有序推進前期工作。
277億元!國家電投旗下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
4月15日,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重大資産重組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遠達環保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五凌電力有限公司63%股權、向湖南湘投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五凌電力37%股權以及向國家電投集團廣西電力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國家電投集團廣西長洲水電開發有限公司64.93%股權,並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對價合計為277.36億元,其中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對價235.76億元,以支付現金方式支付對價41.6億元。
4月16日
中國海油:我國超深水鑽井周期紀錄刷新
4月16日,中國海油宣布在我國南部海域的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的鑽井作業周期高效完成,打破了我國3500~4000米超深水鑽井周期紀錄。此次突破驗證了我國自主深水鑽完井完整技術體系的先進性和超深水鑽完井領域的“優智”技術實力,對推動深水油氣資源規模性增長、支撐我國原油穩産2億噸目標、加快深海油氣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34.85%!隆基再次刷新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近日,隆基電池研發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隆基自主研發的晶硅-鈣鈦礦兩端疊層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玲龍一號”首&主泵成功吊裝
4月16日,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型堆——“玲龍一號”首&主泵成功吊裝就位,為該工程後續冷試等關鍵節點提供了有力保障,標誌着“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的建設工作進入關鍵階段。“玲龍一號”全球首堆位於中核集團海南昌江核電基地,是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範工程,也是繼“華龍一號”後我國核電的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中國石化推出“外貿優品”助貿項目
4月16日,據中國石化新聞辦消息,中國石化積極落實商務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推出“外貿優品”項目。
目前,中國石化易捷的“外貿優品”項目現已開放綠色招商通道,涵蓋糧油副食、休閒食品、日用百貨、水飲和汽車用品等多個品類,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引入後,將能夠充分利用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網絡、線上商城、會員體系和B端客戶等線上及線下資源,推廣並銷售産品。報名時間截至2025年4月30日。
中國五礦: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7%
據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消息,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凈利潤同比增長4.6%,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7%,報表資産負債率持續下降,全面實現經營質效首季“開門紅”,為全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4月17日
國家電網一季度新增新能源並網超5000萬千瓦
據國家電網消息,一季度,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累計新增並網容量5380萬千瓦,同比增長19.1%,創歷史同期新高。
世界首&700兆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正式投運
據東方電氣消息,4月17日,雲能紅河電廠7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標誌着由東方電氣研製的世界首&700兆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正式投運。機組建成後紅河電廠“一大兩小”總裝機容量達1300兆瓦,可實現年發電量80億千瓦時以上。
4月14日
《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和結算規則》發布
日前,為規範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保護交易市場交易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交易市場秩序,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和結算規則》。本規則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綠色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規則(試行)》《北京綠色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規則配套細則(試行)》同時廢止。
金上至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全線貫通
4月14日,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跨越長江的導線、地線全部牽引到位,標誌着該工程重慶段全線貫通。該工程是全國首條大容量水光互補的純清潔能源跨區外送直流通道,計劃2025年建成投産。投産後每年可向華中地區輸送電量近400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燃煤超1700萬噸。
湖北平坦原抽水蓄能電站下庫大壩首倉混凝土澆築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項目——平坦原抽水蓄能電站下庫大壩首倉混凝土正式澆築,創下兩項行業紀錄:全國首座小粒徑堆石混凝土大壩,破解洞室小粒徑開挖料難以作為堆石料利用的難題,填補技術標準空白;全國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堆石混凝土主壩,推動水電工程1級擋水建築物壩型創新。
4月15日
“五段式”分時電價減負超30億元用電成本
4月1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深化分時電價改革,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惠企利民情況。山東省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建立並實施了“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同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山東省分時電價政策創新與實踐》藍皮書,披露山東首創的“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實施以來,已形成年化超30億元的企業用電成本“減負包”。
4月16日
今年一季度廣東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4.1%
據中國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4月16日消息,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廣東累計發電裝機容量達2.27億千瓦,同比增長14.1%。截至今年3月底,廣東新能源裝機容量達6740萬千瓦,同比增長35%,佔比達總裝機容量30%,為廣東區域能源結構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新華網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