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河南省開封市召開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現場會。現場會上,開封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城市燃氣安全運行監測工作建設成果。廠站安全預警、周界安防、作業監管、管網智能巡檢、“三高”區域監控……該公司的企業安全閉環管理模式和政企用戶聯動的三端協同安全管理模式受到現場參觀人員的高度讚許。聚焦服務民生,助力美好生活,為城市發展提供安全穩固的保障,這正是新奧燃氣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能源”)長期以來的不懈追求。
新奧能源智能巡檢車在道路上作業
多年來,新奧能源始終把服務優化置於首位,深度剖析用戶需求,特別是借助智能化手段優化服務流程,塑造出快速響應、貼心周到的優質服務典範。目前,新奧能源在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承擔着為3000余萬個家庭用戶和25萬多家工商業用戶的清潔能源供應,為推動實現低碳環保的美好生活持續貢獻應有之力。
夯實安全之基構建防護體系
冬日,寒風凜冽,燃氣用量劇增。
面對持續上揚的用氣壓力,位於山東、河北等地的多座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保持安全順暢運行。新奧能源運用“無人廠站安全衛士”系統配合激光&&、紅外熱成像&&及電子圍欄等數智化産品,實現全天候、360度無死角監控,並且做到及時發現微小泄漏並閉環處置,助力高效排查處置險情,進一步降低安全運營風險。
無人廠站場景是新奧能源築牢安全防線的典型案例之一。正是因為深刻認識到安全是城市能源供應的生命線,新奧能源積極探索創新,確立了“物聯+智能”的安全智能新思路,制定了相應的建設技術標準和運行維護標準,並將其全面應用於管網、工程、廠站、客服、泛能五大關鍵場景。
新奧能源員工在天然氣廠站工作
宏觀籌劃,計出萬全。在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方面,新奧能源展現出卓越的頂層設計能力。他們結合自身複雜多元的業務運營模式以及貫穿價值鏈的安全責任體系,創新性組建了安全生産委員會。這一權威性機構作為公司最高安全管理責任主體,猶如智慧大腦,全面統籌決策公司內外部各類安全事務,確保實現安全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
從靠人管到靠智能,多年來,新奧能源持續加大投入,全力完善企業數智化安全管理體系,成功上線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安全智能&&。該&&涵蓋了5大業務場景及108個子場景,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安全管理網絡。基於此,新奧能源開創性地打造了“物聯感知—業務系統—智能運營中心—示險員—告警—處置—工單”的閉環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安全風險管理能力。
在運營安全保障環節,新奧能源充分發揮智能産品的優勢,積極識別生産運營過程中的潛在安全風險隱患。在工程場景中,新奧能源通過工程數字化賦能系統,利用工程球機、工程慧眼等物聯設備,實現了對施工過程的全方位實時監控;在燃氣管道鋪設工程中,通過物聯設備對施工關鍵工序進行24小時直播監控,AI智能識別技術能夠精準捕捉安全或質量隱患,如未佩戴安全帽、違規動火作業等行為,系統立即自動發出預警,並推送詳細信息至相關責任人。同時,現場配備的智能檢測設備,還可對焊接質量進行實時檢測,確保每一道焊縫都符合安全標準,有效避免了因施工質量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實現了工程場景的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永遠是新奧能源永久不變的執着追求。
擦亮服務招牌智能提升品質
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由新奧能源負責的城市管網智能升級項目,成為受到各方高度認可的一個典範之作。
在目前改造完成的管線、調壓設施、閥門井等多個場景中,新奧能源在當地已經部署了近2000&物聯傳感設施,為25萬餘終端用戶加裝智能報警裝置,還升級搭建了融合氣網、水網、熱網等城市生命線的智能運營&&。
新奧能源黃花機場泛能網項目智能運營中心
“現在我們只要在智能運營中心,通過&&來查看管網和相關燃氣設施的狀態,就能夠迅速掌握整個城市燃氣運行的狀況,再也不用擔心有檢查不到的泄漏風險。”葫蘆島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鵬飛説,“隨着新奧能源智能化升級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場景開始應用智能産品,我們服務城市建設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客戶至上,服務第一。自成立起,新奧能源始終將客戶需求放在首位。為此,他們以智能技術為依託,在氣源供應、服務響應速度和家庭能源服務品質提升等方面全面發力,致力於為城市居民和企業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能源服務體驗。
冬季運營保障,不僅要滿足居民和工商業用戶的用能需求,更要確保高壓狀態下能源供應和使用的平穩、安全,這是城市公共服務行業每年的必答題,也最能考驗一家能源服務企業的成色。
新奧能源充分發揮數智化技術優勢和多年運營實踐經驗沉澱,多措並舉,確保冬季運營工作“絲滑”開展,彰顯了強大的資源保障能力和至誠的客戶服務意識。
新奧能源LNG儲配站
氣源籌措,未雨綢繆。新奧能源各成員企業積極與上游資源商展開洽談協商,成功簽訂採購合同,為全年供氣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大力推進與第三方儲氣設施的合作,擴充儲庫容量,有效提升應急調峰能力。此外,通過與周邊城市燃氣企業建立互聯互通機制,開闢新氣源通路,在氣量不足時能夠迅速響應,相互支援,保障居民生活與工業生産用氣無憂。
家庭安全,全力守護。新奧以數智化&&為支撐,構建用戶現場用氣狀態與監控管理&&、員工端、用戶端的有機交互體系。當居民家中發生燃氣泄漏或設備異常時,安裝在家中的物聯報警器迅速感知並將信號傳輸至運營後&。運營後&的智能監測系統立即啟動一系列應急措施:電磁閥快速切斷供氣,推窗器自動開窗通風,同時系統觸發電話及短信提醒功能,及時告知用戶危險情況。智能運營中心示險工程師在接收到報警信息後,第一時間通過智能派單系統將工單發送至距離用戶最近的維修人員手機端。維修人員根據工單信息迅速響應,攜帶專業工具趕赴現場進行搶修。
品質生活,用心打造。家庭是城市的細胞,新奧能源的智家業務一方面持續深化認知,大力推廣安防、供暖、廚衛等與燃氣關聯的服務,另一方面則是基於企業的産品創新機制,鼓勵所屬企業因地制宜為客戶提供創新産品,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智家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燃氣熱水器、智能燃氣灶具以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居民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熱水器水溫、溫控器開關,還能實時查看家庭能源消耗情況,接收節能建議,實現了家庭能源的智能化管理與高效利用,提升了家庭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與舒適性。
執着追夢,暢想無限。新奧能源有關負責人&&:“目前,我們的智家業務正在逐步向更多場景拓展,致力於為客戶打造更加高品質的智能生活。”
服務“雙碳”目標引領綠色轉型
2025年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5周年。朝着實現這一宏偉願景與莊嚴承諾,中國社會不斷激發起共同呵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新奧能源的奮鬥,始終與國家的發展步伐同頻共振。”新奧能源有關負責人説,“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們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以泛能理念為牽引,在凈零排放路徑探索與能碳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推廣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為城市、園區、工廠、建築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綠色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新奧能源在某低碳工廠項目中建設的光儲充一體化車棚
為此,新奧能源制定了明確的凈零排放路徑,在城市燃氣甲烷控排、低碳辦公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
——在甲烷控排方面,採用先進的檢測與修復技術,對燃氣生産、輸送和使用過程中的甲烷泄漏進行全面監測和及時修復。通過持續加強甲烷管理,推進節能減排等措施,城市燃氣業務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2019年大幅降低28.5%,提前超額完成2030年下降20%的目標。
——在企業內部低碳辦公方面,積極推行綠色辦公理念,從辦公場所的節能改造、綠色出行倡導到無紙化辦公的全面普及,通過一系列具體舉措減少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如在總部大樓及各分支機構,安裝智能節能照明系統,根據室內光線強度和人員活動情況自動調節照明亮度;全面實現辦公文件電子化,減少紙張消耗,通過這些措施,辦公區域單位面積能耗顯著下降。
作為中國清潔能源領域長期以來的參與者、建設者之一,新奧能源在2008年就提出了泛能理念,倡導從用戶需求出發,因地制宜,清潔能源優先,多能互補,構建以能量全價值鏈開發利用為核心的用供能一體化能源系統。
“泛在天地,‘能’連萬物”。近年來,新奧能源更是以泛能理念為牽引,在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基礎上,利用數智技術將能源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能源生態各參與方提供智慧支持,並幫助用戶建立碳管理能力,提供價值服務,實現信息引導能量有序流動的能源生態操作系統。這種基於智能&&的能碳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正在成為助力“雙碳”目標達成的有效方式。
大型商場作為公共建築場所,維持適宜的氣溫是保證顧客和商戶體驗的重要一環。在商場的能耗成本中,暖通系統所佔的比例超過了50%。如何在保證各方滿意度的同時降低耗能成本,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杭州市蕭山區眾安廣場給出精彩答案,這背後離不開新奧能源的助力。新奧能源為眾安廣場量身打造了“本地改造+AI智能系統”的智慧暖通升級方案,助力廣場安裝暖通智控一體機,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在夏季能耗高峰期間,眾安商場的綜合能耗同比歷史平均水平下降超過40%,全年節省能源成本50多萬元。
不僅如此,在城市商業建築領域,眾安廣場低碳建築項目之所以能成為新奧能源能碳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的成功典範,也得益於新奧能源全方位的專業設計。新奧能源專門為眾安廣場提供了碳管理服務,細緻地幫助廣場進行碳排放監測與分析,科學地制定碳減排計劃,有效推動廣場實現低碳運營。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新奧能源在全國範圍內投運了規模泛能項目347個,在建規模泛能項目59個,泛能銷售量近300億千瓦時,今年為客戶節能減排211.2萬噸標煤,助力減碳875.3萬噸。
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展望未來,新奧能源將繼續積極探索創新需求側的減碳機制,拉動形成全社會參與的“碳經濟”,深化打造能碳專業能力認知&&,實現最優能源供給,提升系統能效,加速數智技術和社會生活生産的深度融合,滿足人民群眾對品質化、低碳化、數智化的美好生活期待。同時,還將持續提高自身站位,進一步助力增強國家能源安全韌性,向着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目標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