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那艘黃色的LNG運輸船來自卡塔爾,今天下午3點剛剛靠泊。”新奧股份控股子公司新奧(舟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簡稱“新奧舟山”)總經理何建輝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近日,新奧舟山LNG接收站三期項目儲罐部分完成最後一圈穹頂澆築。三期項目建成投産後,這將成為浙江省首個超千萬噸能力的接收站。另外,三期項目構建“冷能發電+光伏”等多能源互補體系,進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打造綠色低碳示範接收站。
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是國家能源局核準的首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我國天然氣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速,新奧舟山LNG接收站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保供迎峰度夏
當前,正值迎峰度夏的關鍵期。作為舟山市及周邊地區最大的LNG接收站,新奧舟山LNG接收站項目擔負着華東地區天然氣保供的重要任務。
“7-8月是天然氣消費高峰期,天然氣電廠集中提升負荷,會造成用氣量大幅提升。在用氣高峰階段,我們會及時調整管道負荷,實現最大量天然氣輸出。”何建輝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日供氣總量最高可以達到2000萬方以上,為舟山及周邊地區供應天然氣資源。
入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天然氣需求隨之攀升,市場供需趨緊。新奧舟山LNG接收站位於長江出海口,距離國際主航道距離短,全年可作業天數多,同時緊鄰浙江、江蘇和上海市場,可服務長三角以及華東地區。
“今年以來,截至7月1日,新奧舟山LNG接收站累計接卸船量同比增長34.9%,運轉效率提升明顯。”新奧舟山技術創新部經理郭志明告訴記者,目前,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日最大裝車能力為550車/日(每車20噸),淡季日平均裝車量70-80車,旺季日平均裝車量200車以上,保供富餘量較大。
接卸效率顯著提升
在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智能運營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上,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儲罐內泵送過來的LNG正通過低溫管道進入裝車撬內,一輛輛槽車將這些LNG源源不斷送往下游燃氣、能源集團等用能企業。
新奧舟山LNG接收站項目位於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國家能源局核準的首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在談及國家允許民營企業參與LNG接收站建設及管理的原因,新奧股份聯席首席執行官蔣承宏坦言:“打破壁壘才能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民營企業參與LNG接收站建設,豐富了能源供應體系的投資主體,提高了項目建設和管理效率,縮短項目建設周期,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市場效率。”
“新奧舟山LNG接收站一期二期設計和核準年接卸能力500萬噸,一期二期年實際接卸能力可達到750萬噸。正在建設的三期項目計劃於2025年9月建成投運。”何建輝介紹。
在三期儲罐及配套設備項目現場,記者注意到,四個儲罐外罐建設已順利完成,作業全面轉入內罐安裝階段。三期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三期項目新建4座22萬立方米全容LNG儲罐及配套設置,截至目前,4座儲罐已全部完成氣壓升頂作業;同時,三期項目還對2號碼頭進行改造,新增4萬-18萬方LNG船舶接卸能力,屆時(2025年)接收站的年處理能力可達1000萬噸。”何建輝稱。
在技術提升方面,三期項目構建“冷能發電+光伏”等多能源互補體系,包括冷能雙環發電系統,進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打造綠色低碳示範接收站。
“冷能雙環發電系統,設計每小時可氣化100噸LNG,年發綠電2300萬度,可實現減碳約1.8萬噸;消防站低碳光伏項目和光伏車棚也將為接收站提供清潔能源。”新奧股份常務副總裁蘇莉告訴記者。
展望未來,蔣承宏&&,新奧股份將深入探索國際保稅轉運、船舶加注等創新業務模式,致力於將舟山LNG接收站打造成為東北亞地區LNG調配中心,構建高效、智能的能源生態運營體系。
市場空間廣闊
記者了解到,作為開放型的基礎設施,新奧舟山LNG接收站開展了多元化業務。“在市場波動期,新奧舟山LNG接收站利用已經形成的LNG儲備能力,為客戶在極端用能情況下提供用能保障;同時,我們成功打通國際與國內資源通道。隨着公司海外長協資源的逐步供應,接收站的處理量將進一步提升。”何建輝説。
何建輝介紹,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擁有央國企等穩定的下游客戶,可保證碼頭的利用率。我國天然氣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速,為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東吳證券認為,在可再生能源體系中,天然氣發電的調峰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天然氣産量逐年攀升,管道氣進口量波動上升,LNG進口量穩中有增。2021至2023年,中國企業集中簽訂超過6300萬噸/年LNG中長約,2030年將達到1.06億噸/年。此外,還有大量的LNG現貨進口。
LNG接收站作為我國LNG進口的唯一通道,在整個天然氣産業鏈中具有接收、氣化和調峰功能,是産業鏈重要基礎設施。目前,我國LNG接收站仍較為稀缺。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增長。業內人士預計,到2030年,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將增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