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1 11:07:44
來源:經濟日報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階

字體:

  國新辦20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10年來,深入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製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階。2013年到2023年,煤炭消費比重從67.4%下降到55.3%,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核電及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0.2%提高到17.9%,累計提高7.7個百分點。工業、交通、建築和人民生活用能方式發生深刻轉變,油品質量實現由國三到國六標準“三連升”,對大氣質量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經濟發展“含綠量”顯著提升。

  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水平實現新躍升。2013年到2023年,一次能源生産總量累計增長35%,原煤生産能力持續增強,原油産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電力裝機、天然氣産量實現翻番。風電發電裝機從7600多萬千瓦增長到4.4億千瓦以上,增長了近5倍,光伏發電裝機從1900多萬千瓦增長到6億千瓦以上,增長了30多倍。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全球的一半,累計裝機規模佔全球比重接近40%。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接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14億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能源科技現代化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自主知識産權的華龍一號等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山東石島灣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業示範工程建成投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型燃氣輪機研製不斷取得新突破。特高壓輸電、高參數煤電等技術保持世界領先。風電形成從設備製造、開發建設,到運行維護的完備全産業鏈體系,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60%和80%。水電全産業鏈領先全球。

  能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能源法治保障不斷強化,能源法草案已進入全國人大審議程序。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全社會用電量60%以上實現市場化交易配置。油氣市場體系初步形成,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能源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迸發。

  能源國際合作全方位拓展。海外油氣合作區和進口通道進一步鞏固增強。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華龍一號海外首堆等一批標誌性工程建成投産,與周邊7個國家實現電力互聯。成功打造“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兩大主場外交機制,我國日益成為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

  隨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預計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要求能源供應可靠保障。與此同時,能源發展還面臨“雙碳”目標要求,包括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25%左右、單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在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合理用能需求的基礎上,穩步有序推進“雙碳”目標,是今後一個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任務。

  面對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和“雙碳”目標,如何統籌能源的高質量發展,重點要在哪些方面發力?

  “我們將統籌能源安全和低碳轉型,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章建華&&,一方面,要做好消費側節能降碳的“減法”。深入實施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行動,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深入推動工業、建築、交通、農業等領域電能替代,增強電動汽車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國建成充電基礎設施1200萬台左右。爭取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另一方面,要做好供給側非化石能源提質擴量的“加法”。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統籌推進核電、水電、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強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同時,促進綠電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記者王軼辰)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