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服務業正在從産品驅動到賦能企業的大跨越中。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發展的跨國企業之一,施耐德電氣連續第四年參加服貿會,為中國用戶帶來服務創新産品和整體解決方案。“隨着新一輪數字經濟浪潮涌現,數字技術正深度融合現代服務業,賦能實體經濟加速邁向轉型升級。”前來參展的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中壓及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説。
兩化協同,服務轉型不斷加快
進入“十四五”,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階段,數實融合不斷深入。與此同時,以雙碳目標為指引,以“1+N”政策體系以及各行業綠色轉型的具體行動方案為支撐,綠色低碳發展正從理念走向實踐。數字化、綠色化,正是推動服務從圍繞産品提供服務,升級到通過服務創新來培育和激活企業發展動能的轉型進程不斷加快的兩大內生因素。
然而,中國仍有大量企業缺少減碳的整體思路和能力,急需經驗分享和技術支持。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曾對來自10多個行業的上百家企業展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企業&&需要借助外力支持。
數字化和綠色化既是企業面臨的艱巨挑戰,也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要想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企業就必須找到培育和激活新發展動能的關鍵鑰匙 ----這就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賦能。
在本次服貿會上,施耐德電氣發布了“1+3”服務創新成果,包括“1大服務體系+3大服務業務落地實踐”,從全生命周期幫助客戶,賦能企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雙轉型”的加速平穩落地。
作為一家擁有近200年歷史的全球企業,施耐德電氣歷經四次轉型,已從鋼鐵工業企業轉變為擁有軟硬體一體化技術的“數字化專家”,將IT技術與OT經驗融合,為工業、樓宇、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等多個關鍵行業轉型提供支持和服務。如今,施耐德電氣總營收中有50%以上來自數字化相關業務。
施耐德電氣四進服貿會,從最初的諮詢起步,到如今三位一體構建全方位服務差異化,以及“打造全生命周期運營專家”的願景,正是服務轉型的有力印證,也是服務升級的完整縮影。
從新技術到新模式,服務創新層出不窮
以數字技術為驅動,以綠色低碳為支撐,創新不斷的“中國服務”,正在不斷涌現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新技術催生新運用。智能會議總結、快速預訂差旅、自動撰寫調研報告……大語言模型技術正在重塑智能辦公的過程;給物理工廠配上“數字工廠”,為未來企業智能製造奠定堅實基礎……數字工程孿生技術正在改寫企業發展的新範式。此次服貿會上施耐德電氣亮相的ETAP全新電氣系統數字孿生&&,通過“一站式能源管理&&”為電氣系統搭建了從設計、建造、運營到維護的虛擬模型,並提供全面分析,以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能力,助力提高生産力、協作能力和效率。該&&還與AVEVA等軟體搭建的“工業數字孿生”協同,賦能産業增效降碳。
新模式解決老問題。在本屆服貿會上,施耐德電氣宣布首個EcoFit™適配改造能力示範中心成立,為本土企業“綠色煥新”提供強大支撐,創造了一種新的服務模式。
EcoFit™適配改造能力示範中心
存量工業和電氣設備改造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然而,設備改造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施耐德電氣數字能源服務業務總經理楊平看來,有四大難題:一是空間,原來的設備在新建階段已經固化,不能移動,新的設備也不容易進去;二是時間,原來的設備都處於全負荷生産狀態,斷電一分鐘都難,想改造更難;三是資金,設備在運維階段每年的費用是有限的,投入到改造就更少了;四是結構,新設備如何跟老設備匹配,降低對企業生産的停滯。
面對這種需求,施耐德電氣基於過去豐富的經驗,提出了適配改造服務的新思路,在降低空間、時間、資金和結構限制的情況下,從局部一步步實現設備改造,提升整個系統性能的同時,保障生産的連續性。
施耐德這次在廈門落成的EcoFit™適配改造能力中心,為老化的工業和電氣設備提供備件供應、降低維護成本、減少設備老化磨損、實現系統擴容升級等,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高達65%的成本節約。
在本屆服貿會上,施耐德電氣與常州市武進綠色建築産業集聚示範區管理委員會達成了協議,與重慶大學、上海電力大學正式簽署達成校企合作的戰略協議,開啟了政企合作、校企合作,與生態夥伴共探服務業務的創新機遇。
新技術的涌現、新業態的興起、新模式的出現,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着服務業的發展。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為服務業不僅賦能産品,更是激發企業整體發展活力帶來更多的助力和驚喜。
“服務+”釋放更多活力
創新發展的中國服務,在“科技范兒”加持下,在“綠意盎然”氛圍裏,正在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中,釋放着更多活力。
推動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融合,是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為光電模組出貨量第一的全球光電領域頭部企業,舜宇光學的廠區用電量大且負荷高,對用電的連續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嚴苛,原始電力設備不僅有運行風險,還給運維管理帶來很大挑戰。
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經濟利益直接關聯。按照舜宇光學現在的生産規模估算,一旦生産設備停擺,造成的損失將在千萬級別。因此,穩定供應能源、提升電能質量、優化運維效果以及預測性設備維護成為舜宇光學在電力系統優化升級工作中的抓手。
基於 EcoStruxure™ 架構與&&,施耐德電氣為舜宇光學提供了從諮詢、運維到後期維保檢修的全生命周期服務以及中低壓一體化、軟硬體一體化、運管維一體化三個一體化能力為核心的數字配電解決方案,而正是這樣完備的服務和落地解決方案,保障了舜宇光學生産電力的穩定供應,為高質量産品生産和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服務業跟現代農業的融合,也結出了更多神奇的果實。
盧旺達咖啡以往要經過多級批發商,才能到中國消費者手中。世界電子貿易&&落地後,盧旺達咖啡登上中國的電商&&,咖農每賣出一公斤咖啡就可多賺4美元,中國消費者也能品嘗到優質咖啡——數字化交易通過省去中間環節,造福了各國普通民眾。
很多年輕人的早晨,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雀巢Nescafé Toluca工廠是全球最大的速溶咖啡生産廠,負責雀巢60%速溶咖啡的生産,但是也面臨着計劃外停機的問題,一次計劃外停機所造成的損失可達每小時5.2萬美元。施耐德電氣通過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提高了可靠性,以及預測性維護和更低的總擁有成本,助力雀巢生産一杯可以信賴的咖啡。
如果説“服務+行業”是在垂直領域進行的創新,那“服務+場景”就是在平行領域進行的拓展。
施耐德電氣在本次服貿會上發布全新服務體系,聚焦電氣安全、電能質量、敏捷智造、能效雙碳4大場景,提供EcoConsult諮詢服務、EcoCare運維服務和EcoFit™適配改造服務,協同服務夥伴,從全生命周期賦能企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雙轉型”的加速和落地。
無論是“服務+行業”,還是“服務+場景”,在加速服務轉型升級進程中,需要先行者賦能。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將基於深厚經驗,以領先軟體和全程服務,並繼續攜手各界生態夥伴,賦能中國産業,促進産業升級的同時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徐韶峰説。
未來已來。“中國服務”由産品驅動向服務賦能的轉型,在先行者引領下,在企業的實踐中,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在以一種穩定而又不可阻擋的步伐向我們走來。(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