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玲龍一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0/14 17:53:37
來源:新華網

你好!玲龍一號

字體:

  2022年7月28日至29日,在“走進華龍一號”網評品牌活動暨“核你在一起”走進中核集團活動中,媒體團的記者們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近距離感受“雙龍出海 三堆共建”場面後深受震撼。

  “雙龍”,即華龍一號和玲龍一號。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範工程採用中核集團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玲龍一號(ACP100)技術,於2021年7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是全球首個開工的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堆。

  在期許中“誕生”

  什麼是小型堆?國際原子能機構認定——電功率30萬千瓦以下的核反應堆。

  “小堆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家裏面的一個筆記本電腦,它的顯示器、主機、鍵盤等都集中到一起了。”中核集團玲龍一號總設計師宋丹戎給出了更通俗的解釋。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原子能機構就開始倡導發展中小型反應堆。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緊跟世界核能發展趨勢,通過十幾年的刻苦攻關,研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多功能模塊式小型壓水堆堆型,這是繼華龍一號後的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進入21世紀後,隨着小地區或偏遠山區供電、城市冬季集中供熱、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島礁供電、海上石油開採等領域對清潔能源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小堆綜合優勢十分顯著。而壓水堆技術成為在小堆的研發過程中優先考慮的設計技術。

  2003年,核動力院開始了小型多用途一體化堆的探索研究,以海水淡化、熱電聯産、核能供熱等需求為目標,完成了概念方案和安全性及經濟性評估,為後續項目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9年,中核集團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差異化發展”的戰略,小堆逐漸“浮出水面”。

  2010年,中核集團將小型多用途堆技術研發列為集團公司重點科技專項。

  2011年,中核集團對模塊式小堆的研發正式啟動。別稱玲龍一號,它與大家熟知的華龍一號是“親兄弟”。

  小堆的研發

  雖説玲龍一號是一個小型堆,但這並不是單純地把大型核電小型化。

  “玲龍一號是一個涉及多需求多目標多技術耦合的新堆型,沒有現成的堆型可以作為參考。”宋丹戎説。

  2010年8月,成都正值酷暑。在核動力院會議室裏,宋丹戎跟同事們經過慎重討論,達成共識——為了佔據先機,必須提前拿出小型堆反應堆總體結構的初步方案。這是一道下給自己的死命令。

  年輕的工程師陳訓剛被選定為反應堆結構總體技術負責人,他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終於有了關於小堆的初步構想。但還需讓更富有經驗的老前輩來把關,陳訓剛帶着小堆的初步構想找到了老專家郝維明。通過10多天的反復討論,兩人一次性提交了4份不同的設計初步方案。最終,在廣泛徵求了大家意見的前提下,敲定了最佳方案,也就是如今中核集團向世界推出的玲龍一號的雛形。

  為取得全球通行證,玲龍一號主動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通用反應堆安全審查。最終,2016年,它成為全球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的小型壓水堆技術。相比全世界很多國家開發的小堆都還停留在紙上,我國率先邁出了模塊式小堆工程落地這關鍵一步。

  小堆開工建設

  2021年7月13日,中核集團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範工程(小堆示範項目)在海南昌江核電現場正式開工。至此,該項目成為全球首個開工的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堆,標誌着我國在模塊式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海南昌江核電基地將成為我國小堆發展的一個起點,也是一個關鍵的核心點。”海南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國良&&,“我們要在這裡把‘玲龍一號’建成,驗證和示範其技術能力,積累相關的經驗,為後續的系列化打下堅實基礎。”

  當前,海南核電是“多線作戰”——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3、4號機組已於2021年3月31日開工,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進程中。

  今年8月初,根據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海南核電基地堅持“一手撐傘一手幹活”的防控要求,確保海南昌江核電3、4號機組華龍一號工程和玲龍一號全球首堆工程穩步推進。

  9月20日,海南昌江核電廠玲龍一號反應堆內部0米結構完成澆築,提前實現小堆工程一級進度計劃里程碑節點。目前,海南昌江核電施工現場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打造又一“國家名片”

  既然有了華龍一號這樣技術成熟的大堆,為什麼還要研發玲龍一號這樣的小堆呢?

  答案是:它更小巧、更靈活、更安全、更靠近用戶,號稱“移動充電寶”。

  眾所周知,全世界在建及運行中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反應堆,個個都是龐然大物。研發玲龍一號的任務要求,一是要“個頭小”,二是要更安全。

  玲龍一號之“小”,小在功率和體積。玲龍一號功率僅有華龍一號的十分之一。此外,與大型壓水堆相比,玲龍一號由於體積小,佔地面積較小。更小的功率和體積適配更多的應用場景。

  同時,玲龍一號採用的是模塊化建造,降低了製造成本,創新性的模塊化設計技術,可實現工廠組裝和現場安裝,縮短了建造周期,並可根據用戶負荷需求,靈活組合規模,滾動開發建設。

  玲龍一號最突出的特徵是一體化設計、模塊化建造、高固有安全性和完全非能動的安全系統。安全分析表明,安全性處於三代核電先進水平。

  作為清潔能源,玲龍一號發電功率12.5萬千瓦,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滿足52.6萬戶家庭生活所需。每台玲龍一號機組每年發電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750萬棵。

  可以預見,作為安全智能的模塊式小型堆,玲龍一號將推動我國在世界核能領域技術領先、率先突圍,成為中國製造及原創科技品牌又一張靚麗的名片。

  

【糾錯】 【責任編輯: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