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海外油氣生産實現計劃目標。
近5年,海外油氣産量年均增長7.8%,創新形成12項海外特色技術,取得5項重大標誌性成果。
油氣合作項目從最初的傳統陸上油氣項目延伸到非常規、極地、海上等前沿領域,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油氣産業鏈成為中國石油特有的競爭優勢。
合作夥伴從資源國政府、國家石油公司,拓展到殼牌、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國際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在國際油氣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中國石油的海外油氣合作有力帶動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其中科技創新成為推動海外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加強海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 油氣資源基礎不斷夯實
深化國際油氣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能源工作的重點,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肩負重大責任,使命光榮。其中,科技創新在與沿線國家開展國際合作中具有先發優勢,已成為保障海外油氣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自主開展全球油氣資源評價是海外油氣合作的基礎,也是提升中國分享全球油氣資源能力的必由之路。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中國石油科技項目為依託,中國石油持續開展攻關研究,創新發展了全球油氣資源評價與超前選區技術,取得重大理論技術創新和應用實效。
該技術通過系統深化全球四大類盆地油氣富集與分佈規律認識,發展完善以盆地為整體、成藏組合為基本單元的常規—非常規油氣全資源類型評價方法,實現了對全球油氣資源空間分佈的定量評價;超前評價、優選出156個有利合作目標區塊,為成功獲取9個新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國內首次建成集地質信息、資源評價、製圖及數據挖掘於一體的“全球油氣資源信息系統”,為國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全球油氣資源大數據&&。
依靠理論和技術創新,中國石油在“快、準、穩”的勘探方針指引下,持續豐富和發展裂谷盆地油氣地質理論,深化走滑裂谷油氣地質和疊合裂谷斜坡帶兩類原油成藏認識,創新低位潛山複合體油氣成藏模式,持續完善複雜裂谷盆地目標評價配套技術,支撐乍得和尼日爾項目進行風險勘探。創新前陸斜坡帶油氣兩期充注成藏模式,明確油氣運移路徑及方向,指導安第斯項目T區發現億噸級規模儲量區。進一步發展含鹽盆地油氣地質理論,創新深水鹽下湖相碳酸鹽岩儲層發育模式,明確了巴西裏貝拉項目優質儲層分佈規律,推動聯合作業體在西北區東側實施3口關鍵探井均獲成功,參與部署的10口評價井均發現巨厚油層,進一步擴大了公司深水儲量規模,成為中國石油參與海外深水業務的里程碑。
特色技術創新研發與國內成熟技術結合 有效保障海外億噸穩産
中東地區是全球油氣資源的富集區,原油可採儲量和産量分別佔全球的47%和34.5%。巨大的資源優勢、較低的開採成本使得中東地區成為國際石油公司必爭的高端油氣市場,是我國深入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重點領域,也是中國石油重點打造的海外高端油氣合作區。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地區優質海相砂岩油藏及均質碳酸鹽油藏等優質資源經過多年開發,面臨採出程度高、含水持續上升、産量不斷降低的嚴峻形勢,整體處於開發中後期。而巨厚碳酸鹽岩油藏的複雜特性導致該類油藏在開發中面臨諸多現實的挑戰:儲層非均質性極強,內幕結構及成因機理不清;衰竭式開發壓力下降快、産量遞減大,注水後容易産生快速水淹,全面均衡開採面臨巨大挑戰;鑽井易卡易漏,高鹽高酸性環境腐蝕結垢,井下及地面設施防腐控制等關鍵工程技術制約油田快速建産和穩産。這些系統性的世界級難題,國內外沒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借鑒。
中國石油摒棄西方石油公司對巨厚碳酸鹽岩油藏的已有觀點,大膽探索,創新多項油田開發理論認識,創新建立緩坡&地碳酸鹽儲層遷移疊置模式,創新“隱蔽”隔夾層、“賊層”成因機理認識,創新孔喉結構多模態、多模態儲層差異滲流場水驅油理論認識,在國際上首次建立了“賊層”定量識別標準和空間刻畫技術,提出了利用和規避“賊層”的注水開發策略,建立了不同類型碳酸鹽岩油藏高效注水開發模式,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在理論、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建立了兩類規模上産開發模式,應用於巨厚碳酸鹽岩油藏開發實踐,顯著提升了油田開發水平,支撐中東地區作業産量由2009年的107萬噸增至2019年的1億噸。科技創新助力建成我國海外首個原油億噸級産能合作區,同時在中東高端市場充分展示了中國石油雄厚的技術實力。“中東巨厚複雜碳酸鹽岩油藏億噸級産能工程及高效開發”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力集成整體優質科技資源 打造海外特色技術支持體系
上下游、國內外、甲乙方三個一體化,是中國石油獨特的整體優勢,也是推動海外油氣業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正如中油國際公司董事長葉先燈所言:“發揮集團公司整體技術優勢,構建集‘産、學、研、用’於一體的海外技術支持和研發團隊,是科技創新的基本保障。”
目前,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基本建成以與勘探開發研究院共建的海外研究中心為核心、15個特色專業技術支持中心為支撐、多家油氣田單位對口支持海外項目的“1+15+N”的技術創新與支持體系;50項集團公司自主創新重大新技術新産品在海外24個項目得到推廣。集團公司整體科技資源已成為海外油氣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在乍得,中國石油依託國內技術支持團隊,針對已發現含油斷塊平面分散、井控程度低、油藏類型多樣等技術難題,開展複雜斷塊油田群整體協同建産與産能接替優化、薄互層油藏與厚油藏高效開發技術研究,創新形成分散斷塊油田群定量優化建産、低井控程度下不同類型儲層成因模式與儲層預測等開發技術,實現了乍得項目年産300萬噸高效開發。
國內先進成熟優勢技術在海外的推廣應用,有力支持了公司勘探開發技術水平提升。通過在部分高含水油田推廣應用“自適應調流控水工藝”降水提油,取得了明顯增效,低滲透油田水平井段分段壓裂取得高産,助力海外項目在低油價衝擊下實現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