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8/19 15:38:44
來源:中國日報網

大慶油田複合驅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助力百年油田建設

字體: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在進行驅油實驗 王赫楠攝

大慶油田採油二廠員工錄取複合驅注入井生産數據 肖滋奇攝

大慶油田經過60多年的開發,主力油田即將進入後油藏階段,采收率要提高一個百分點,不亞於百米短跑成績提高0.1秒的難度,那還有辦法嗎?大慶石油人給出了肯定答案。

依託不同時期國家重大專項、中國石油重大專項科技攻關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務,科技創新為老油田帶來新曙光。大慶油田自主創新複合驅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複合驅是鹼、聚合物、表面活性劑組成的化學劑,如同超強“洗衣液”,把石頭縫裏的油“洗”出來,在水驅基礎上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

大慶油田科研人員弘揚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實現了大慶石油人“複合驅”夢想。截止2020年,複合驅在大慶油田累計動用地質儲量2.57億噸,累計從石頭縫裏“洗”出原油3759萬噸,産量連續五年超過400萬噸,已成為大慶油田百年油田建設重要的開發技術之一。

自主創新,複合驅技術國際領先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外國專家卻對複合驅在大慶油田的應用判了“死刑”,認為大慶原油酸值低不適合三元複合驅,讓大慶“把三元複合驅徹底忘掉”。大慶油田並沒放棄,反而憋了一口氣要開展研究。

權威論斷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可借鑒,但不能迷信。科研人員不盲從、不放棄,經過大量實驗、理論分析,首次揭示了原油中雜環化合物在鹼性環境下與外加表活劑協同作用形成超低界面張力機理,創建了表活劑與原油定量匹配關係,打破了依賴原油酸值的傳統理論,大幅度拓展了應用領域,得出“複合驅技術在大慶不但可行,而且效益可觀”的結論,為大慶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找到了突破點。

搞複合驅試驗最“卡脖子”的是表面活性劑,只能從美國進口,高昂的成本成為制約三元複合驅油技術工業化推廣的瓶頸。2000年,大慶油田自主生産三採用表面活性劑,但外國專家認為中國沒有合適的原料、工藝、設備,技術上完全處於空白,中國人想要研製出自己的表面活性劑幾乎不可能。

“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不但要做到,還要做得更好!”。科研團隊夜以繼日展開攻關,吃住在實驗室。經過上千次實驗、上萬次分析,實驗記錄本摞起來有一人多高,團隊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量,為複合驅推廣應用贏得了主動。

沒有原料,就利用工業産品的下腳料代替;工藝設備不滿足,就獨創工藝。在攻關過程中,他們形成了4項專有技術、2項行業標準、獲8項國家發明專利。

他們成功了,研發出“國字號”表活劑,填補了國內空白,綜合性能優於國外同類産品,成本降低40%,為油田節省了大量引進資金。

一山放過一山攔。複合驅油井結垢又是一個令大慶人“頭疼”的世界級難題,結垢高峰期,機採井檢泵周期就幾十天,頻繁的卡泵、斷桿讓生産無法正常進行。

大慶油田採油工程系統科研團隊展開技術攻關,2012年,自主研發清防垢劑系列産品,配套三元複合驅採油井複雜垢質清防垢舉升工藝技術,截至今年油井連續生産時間由87天延長到463天以上,大幅度降低了維護成本。

“我們一直向‘技術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效果越來越好’這個目標努力。”從設計源頭上能省則省,産能建設方案應用“三優一簡”措施,僅在2016年就節省地面建設投資7.3億元。

如今,大慶油田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採條件下,複合驅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再提高采收率16個百分點以上,使大慶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6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創造了中國石油開發上的奇蹟。

國際合作,佔領世界三採制高點

大慶石油人三十年的持續創新,佔領了世界三次採油技術制高點,複合驅成為大慶油田戰略性接替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工業化應用複合驅技術的國家。

2012年底,大慶油田決定與國外某油田開展合作,讓三次採油技術“走出去”。但該油田屬於超高溫和高礦化度油藏,超出了世界範圍內複合驅公認的技術界限。外方曾和美國著名的石油公司合作了十餘年,室內驅油實驗才比水驅提高采收率10個百分點。

此項技術,在大慶行,到國外油田應用行嗎?他們不僅面臨着技術上的困難,更遭受着外方的質疑。

技術人員經過幾十個方案、上萬次的實驗,攻克了理論和技術難題,研製出性能優良的抗高溫高鹽的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産品。因模擬真實油藏條件下的驅油效果,驅油實驗是在攝氏110度高溫下進行,實驗人員每次操作忍受烘烤,走出實驗室時早已全身濕透。

努力終將回報。實驗結果表明,該三元複合驅體系可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經外方國家實驗室驗證,性能指標均優於國外大公司提供的配方,外方由衷地讚嘆“大慶人是世界複合驅技術的No.1!”

異軍突起的大慶油田複合驅技術及工業化應用,迅速成為國際原油市場萬眾矚目的焦點,引起了中東、中亞、俄羅斯及亞太等主要産油區各國的關注,也吸引了美國等多國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目前,科威特、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先後與大慶油田達成複合驅技術服務和技術諮詢合作意向。

資源有限,科技無限。如何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只有依靠技術持續創新才能保證老油田的持續發展。2018年,大慶油田大膽提出了“對象變差、效果不變”的攻關目標,再次踏上了新型高效複合驅技術攻關的新征程。

如今,大慶油田實現了國內複合體係評價技術的飛躍,首次利用國産原料研發出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攻克了界面張力和溶解性相互矛盾的瓶頸,引領國內外表面活性劑研製技術快速發展。

高效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劑已開始工業化生産,計劃今年6月底投注,預計較現有複合驅油體系采收率多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噸油化學劑成本降低20%以上。“十四五”期間,中國石油將設立系列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現場試驗加快這一技術的完善、應用,實現複合驅技術的快速提檔升級,現場效果得到驗證後,預計2024年在大慶油田全面推廣應用,實現油田開發技術有序接替,將有力支撐百年油田建設。

複合驅技術為大慶油田參與國際合作提供了科技“砝碼”,成為石油科技的“世界名片”。

精神引領,創新科研管理模式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深深植根於大慶石油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源於他們把個人價值和國家前途命運融合到一起的政治自覺。

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大慶油田複合驅技術攻關團隊將奉獻因子深刻在心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創新形成特色攻關模式,為早出快出科研成就創造出有利條件。

他們培育了敢於“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是科技人員在長期的自主創新實踐中詮釋出的科研工作理念,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繼承發展,“三超”精神已成為大慶油田自主創新的DNA,而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三次採油奇蹟,為大慶油田不同時期的高産穩産做出了突出貢獻。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他們以“人才”為核心,激發科技創新動能,增強高質量發展“源動力”。他們留住人,更留住心,採取系列措施有效激發出了科技人才創新動能。

大慶油田全面推廣普及“雙序列”改革,在行政序列“獨木橋”旁鋪就“康莊道”,對特別優秀人才破格任用,激發榮譽感、獲得感,激勵科技人才“十年磨一劍”,支撐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大慶油田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到戰略高度來認識、優先地位來推動,面向制約油田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錨定“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等目標,理清“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三個層次,制定了油田核心技術路線圖,挂圖作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效顯著。

以需求拉動技術創新,大慶油田建立了“研發、試驗、應用” 三位一體的團隊攻關方式,加快成果快速轉化、經濟規模應用;以機制推動技術創新,制定了“課題設立、任務分解、人員選聘、資金支持、考核激勵”的管理機制,提高了攻關效率。

科技創新承載發展希望,不斷超越成就石油夢想!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大慶油田複合驅科研團隊繼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超”精神,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持續實現新的技術跨越,只為百年油田石油滾滾流!(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糾錯】 【責任編輯:索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