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舉辦首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工作會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0 13:28:15
來源:新華網

北京市教委舉辦首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工作會議

字體:

10月15日,首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工作會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辦,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全面推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市教委主任李奕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教委副主任張耀天主持會議。62所首都高校校長、書記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市教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商議人工智能教育創新路徑。

據統計,自2024年秋季啟動人工智能通識課建設以來,全市已有52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其中,22所市屬公辦本科高校實現全覆蓋開課,30所部屬高校同步開課,累計上課學生超10萬人,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素養基礎。會議提出,各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全面升級人工智能通識課體系與教學資源,提升課程質量;通過開設人工智能前沿課,着力構建靈活、動態的知識體系;以人工智能微專業建設為抓手,快速提升其他專業學生人工智能專業化能力及就業競爭力。

五所高校代表圍繞“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重點工作進行了經驗交流。北京郵電大學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的北郵實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探討了聚焦“人工智能+”培育複合型新財經人才的路徑,北京物資學院交流了“協同互動式教學”的創新實踐,北京電影學院介紹了“人工智能+影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展示了課證融通、校企合作共建微專業的經驗。

李奕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各高校的探索實踐,指出首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已經進入了“通識普及”與“專業深化”雙輪驅動、協同發力的新階段。李奕從國家戰略、首都發展和教育改革三個維度,闡釋了人工智能微專業建設的時代意義,並着重強調要運用好“有組織”這個方法論,從學科交叉與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産學研協同、質量保障與成效評估四個環節發力,推動微專業建設從 “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同時,提出三點具體要求,各高校要強化主體責任,當好“施工隊長”;要強化資源整合,激發“乘數效應”;要強化經驗交流,營造“百花齊放”的氛圍。

“在人工智能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領域,我們的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突破,都可能點亮學生未來的道路,都可能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李奕在總結中&&,首都高校要以此次會議為新起點,攜手構建開放協同的育人生態,為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養更多優秀的“人工智能+”複合型人才,書寫首都教育人的精彩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史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