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賽區藝術設計賽道參賽選手展示“手植之樹”木工創作。 資料圖片
中亞賽區(塔吉克斯坦)能源動力賽道參賽選手進行技能操作。 資料圖片
柬埔寨柬華應用科技大學實訓中心,智能裝備應用賽道比賽正緊張進行,參賽選手用電烙鐵精準點焊一條纖細的傳感器線路,錫絲熔化瞬間升起一縷青煙。團隊其他選手都緊盯着自己設計的智能單元,每一個細微操作都決定着比賽的勝負……
這是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東南亞賽區比賽現場的一幕。今年大賽首次走出國門,設置東南亞、中亞、非洲、歐洲4個海外賽區,來自13個國家、146支隊伍、428名選手參加13個賽道比賽,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技能熱潮”。
從“請進來”到“走出去”
搭建職業教育國際賽事擂&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升級為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74個國家的選手齊聚天津,同&競技,成為世界職業教育閃亮“名片”。
今年大賽把整套賽制搬到海外,堅持“三自主、四統一”——自主確定參賽名稱、自主設計參賽內容、自主選擇參賽設備,統一賽制安排、統一比賽要求、統一評分要素、統一獎項設置,真正實現“同一把尺子量全球”。借此,中國牽頭為世界職業院校學子搭建起跨越國界、聯通産業的“技能擂&”,標誌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現了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從線上到線下、從單獨辦賽到中外聯合辦賽的轉變,為世界各國青年技能人才搭建起“家門口的世界擂&”,讓各國青年在同一賽場切磋精湛技藝、展示職業風采,為當地經濟建設和全球産業高質量發展儲備技能人才。
突出綜合育人
培育更具競爭力的技能人才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大賽裁判委員會主任王揚南&&:“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面向職業教育、服務職業院校學生成長的大賽,具有很強的教育屬性,鮮明體現人才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今年海外賽區比賽與國內比賽保持一致,採取團體賽形式和“操作+講解”的同步展示模式,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促進學生職業行動能力、職業遷移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彭斌柏在今年東南亞賽區閉幕式視頻致辭中指出:“舉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目的就是搭建高水平技能比拼擂&,全面考查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協同配合、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
剛剛走出東南亞賽區賽場的柬埔寨參賽選手瑪卡拉説:“這個比賽形式很有趣,經過一個半月的訓練和比賽,我和隊友之間的配合更默契,雖然比賽時有點緊張,但我的表達能力有了提高,也更自信了。”
打造閃亮名片
推動職教出海邁上新&階
近年來,中國“職教出海”以“技術”為紐帶,與各國開展合作交流,取得顯著成效,成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標誌性品牌。
2023年12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和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共建的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正式成立,首批7個本科專業開始招生,這是中柬教育合作的代表性成果。中—讚職業技術學院是贊比亞首所採用中國職業教育標準的學校,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參與共建,近年來為當地培養培訓青年技能人才近萬人。今年海外賽區比賽,主要依託我國在海外舉辦或與我國合作緊密的海外院校、培訓機構等組織實施,推動中國職業教育技能大賽的方案、標準、資源走出國門、落地海外,成為“職教出海”一個新亮點。
中—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雅克松&&:“大賽將中國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帶到非洲,讓我們的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自2016年起,魯班工坊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相繼設立,迄今已達36個,天津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耿潔介紹説:“近年來,魯班工坊為中亞國家青年提供技能培養培訓近1.3萬人次。這次依託魯班工坊舉辦的中亞賽區比賽圓滿順利,既是魯班工坊建設成效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促進中國職業教育標準、裝備、資源在中亞更多學校間交流的&&。”
緊密對接産業
為當地經濟發展助力賦能
海外賽區賽道設置緊密對接當地産業發展實際,服務當地經濟發展,4個海外賽區共設置13個賽道。在中外教師指導下,參賽選手從生産實踐中挖掘、培育比賽項目,解決當地生産實際中的問題。
“如果這裡的數據再微調一下,貨物堆放的時候就會更加精準,不會出現之前‘跑偏’的情況了……”在烏茲別克斯坦魯班工坊的實訓基地,一群當地青年正冒着夏日高溫,緊張地為奪取中亞賽區物流與供應鏈賽道“入場券”進行最後衝刺。除開設物流與供應鏈賽道,中亞賽區還根據當地汽車、能源、礦産以及傳統産業升級需要,設置汽車製造與維修、地質勘查與地理測繪、能源動力、人工智能4個賽道。
在非洲賽區比賽現場,來自坦桑尼亞的參賽選手哈桑和她的搭檔正俯身在一台模擬礦石輸送帶的機電設備前。她的手指飛快地在PLC控制終端上編碼,隊友用激光對中儀校準着電機傳動軸。一旁裁判屏息注視——他們不僅要完成設備安裝,還需在10分鐘內診斷出人為設置的“傳送帶間歇性卡頓”故障。“近年來,通過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為非洲當地培養了大批産業工人,既解決了中資企業‘用工難’問題,也解決了當地青年‘就業難’的困境。”中國有色金屬人才中心主任宋凱介紹説。非洲賽區開設機電設備安裝與運維、機械設計與製造2個賽道,主要是為了服務當地礦産資源産業發展需要。
近年來,東南亞經濟發展迅速,對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長,東南亞賽區設置新一代信息技術、商貿、智能裝備應用3個賽道,助力為東南亞培養更多技能人才。正如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李智所説:“辦好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就是要讓世界各國青年憑藉一技之長點亮多彩人生”。
“以賽為媒”
促進各國青年相知相親
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依、友好往來的歷史源遠流長。東南亞賽區比賽在柬埔寨舉辦,來自東南亞各國的60余支隊伍參賽,柬埔寨副首相韓春那洛出席閉幕式時&&:“中國和東南亞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希望柬中進一步加強包括教育在內的各領域合作。”
中國—中亞關係正向“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全面協調發展。中亞賽區在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分設3個賽點,吸引了近300名師生參賽,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技能熱”“中國熱”,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縮影。
非洲是新中國外交的出發地之一,在中國外交全局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9月5日,非洲賽區比賽在贊比亞順利完成。贊比亞科技部長穆塔蒂在閉幕式上&&,本次賽事對於助力非洲培養産業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深化非中職業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法國巴黎被譽為“藝術之都”“浪漫之都”,近年來,中法在藝術教育領域開展了系列合作和交流項目。8月27日,歐洲賽區比賽在法國巴黎舉行,參與歐洲賽區賽事組織的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劉珽&&:“希望以藝術為紐帶,促進兩國人民在文明互鑒中增進理解,在情感共鳴中深化友誼。”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大賽是跨越國界的“技能橋梁”,南非東開普米德蘭職業技能學院學生馬西科瓦那參加了非洲賽區比賽並獲得銀獎,在頒獎儀式上難掩內心激動:“中國老師手把手教我們操作技能,獲得銀獎我很興奮!在這裡我還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希望將來有機會到中國學習更先進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