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課本茬”背後的創新精神培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08 09:06:48
來源:光明日報

“找課本茬”背後的創新精神培養

字體:

  用一副三角板能畫出多少度數的角?“除了30度、45度、60度、75度……應該還有165度!”據媒體報道,對小學課本上的這道數學題,四川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小學四年級學生米之賢、廖鈞宇發現,自己找到的一個答案並不在所列參考答案中,他們就這一疑問給教材編寫組發去了郵件。回信中,編寫組肯定了兩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嚴謹態度,同時表示,在教材修訂中採納他們的建議。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小學生給課本挑錯而被採納的報道屢見報端。孩子們自稱“偶然”發現的背後,需要經歷怎樣的思考過程,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品質?在學教材、用教材過程中,怎樣正確看待“標準答案”,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又該如何激發?記者進行了採訪。

挑錯的過程是探究問題的過程

  “爸爸,你看語文書是不是有點問題,課文講的是秋天,那插圖怎麼畫的是春天開的花?”一天,中國科學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員王飛騰,被自己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問住了。

  “相比文字表述,低年級學生往往對圖畫更敏感。孩子聽新聞上説有小朋友給課本挑錯成功了,對新學期發下來課本也好好‘審看’了一番,還有種興奮感,相信自己也能發現些問題。”王飛騰説。

  據媒體報道,2021秋季學期,瀋陽市126中學7年級學生崔宸溪致信出版社,指出英語課本上的蜜蜂配圖配成了食蚜蠅,出版社編輯為他點讚;當年10月,上海市小學生吳葉凡在翻看美術課本時看出書上的“樹葉”應該是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第一時間將錯誤進行溯源並上報修訂;2022年4月,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張裕周,發現七年級上冊《人文地理》課本中一幅地圖裏海地所在的位置及周圍都被標為“西班牙語”,根據平時的閱讀積累,張裕周認為應當是法語,出版社給予肯定……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創新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呂文清表示,這幾個挑錯成功的案例裏,從發現疑點、查閱資料到寫信求證,孩子們經歷了一個真實問題探究的過程,同時還表現出各自的潛能和優勢。

  “一是有深度覺察和思考的習慣,二是有良好探究意識和質疑精神,三是有專業層級的知識和志趣,四是有高階思維和認知能力。”呂文清分析,孩子們不僅用新的角度計算方法給參考答案補了漏,還表現出概念轉換、知識聯結、邏輯推理等高階思維和認知能力,這也是更具高價值的創新能力;運用生物知識識別出配圖問題,則表現出了專業志趣、知識積累和評鑒能力;而發現地理課本地圖標注錯誤,不但探究意識、質疑精神突出,還表現出深度閱讀、問題意識、聯繫社會、資料查證等創新性學習能力。

不把“參考答案”奉為圭臬,重在發展知識建構能力

  在課堂講題過程中,雲南會澤茚旺高級中學數學教師趙慶準也曾多次“點撥”學生們嘗試“不一樣的想法”。“雖然沒有給課本挑出錯,但他們確實表現出很強的自學能力。有次講到一道比較大小的題目,如果運用高中知識,需要通過構造函數求解,然而這一函數一般不容易想到。一位對數學非常感興趣的學生接觸過泰勒公式,説運用它求解就簡單了。雖然這‘超綱’了,但還是對他敢于發現予以肯定。”

  王飛騰也認為,即使沒有成功挑錯,敢于探索求證本身就有價值。“長頸鹿非常喜歡吃金合歡的葉子,但金合歡樹在書裏畫得既高又粗,當時我兒子就問,這個配圖是不是錯了?”王飛騰引導孩子查閱百科全書等資料,發現課本並沒有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了解了金合歡和長頸鹿彼此因生存競爭而‘相愛相殺’的科普知識,他非常感興趣。我想,這才是真實有效的學習過程,在這一探究過程中,他對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生物適應性、自然選擇學説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王騰飛表示,教師應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努力解答學生提問。

  “在我看來,只有‘參考答案’而非‘標準答案’,教材和教參、練習冊後面的答案只是作為我們做題、學習的一個參考而已。不論學生是有疑惑,還是有不同看法,我都會鼓勵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趙慶準説,“提出問題之後,我會引導他分析,這個問題是我們所學知識能解決的嗎?問題本身邏輯有無差錯?總之要和學生平等探討、以理服人,不能打擊學生自信心。”

  “一味地讓學生背記標準知識點和標準答案,一味地套用參考書給出的標準模式,會逐漸形成固化的思維和習慣,孩子們就會自動遮罩‘思考’,樂于‘聽説照做’,進而影響學生高階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呂文清表示,“應當把課本作為縮略的‘腳本’,重在培養解決問題意識,一步步接近本質、把握本質;把課本要求作為指引,重在培養元認知能力,一步步把課本讀‘薄’讀透;把課本知識作為探究素材,重在發展高階思維,一步步把知識學精學活;把標準答案作為范例,重在累積知識建構的方法和能力,一步步把課本讀通。這樣才可能學到最有價值的知識,也才可能應對越來越有挑戰性的復雜事物和各種不確定性。”

  課本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橋梁

  科學課本上的植物,到底是如何“長”出來的?去年2月,中小學課程研究專家、中科院植物研究專家,與中關村一小、海淀少年宮和人大附中朝陽實驗學校等一線課程教學專家,組織多名5至10歲的孩子開展了一場“植物科學探究”活動。

  通過志願者導覽觀察、植物專家指導觀察、科普畫家引領精細觀察和專家教學顯微鏡觀察後,孩子們將觀察結果自主記錄,回到討論室查資料,進行回溯、描述和講解,用大白紙寫寫、畫畫,與同學、老師、專家提問交流;專家引領小朋友們遊園,講解科學家發現植物活化石的經過;教師領著孩子們採風寫詩,創作科普繪畫,練習傳統插花……“更喜歡觀察花草樹木了,觀察事物精細了”“探究活動讓我主動探究游泳池水的顏色變化”。呂文清表示,從孩子們的反饋來看,他們的觀念、思維、方法、責任感都有了真實的進階。

  如何讓課本帶動學生深度思考?呂文清表示,根本之策是課本升級進階,課堂上活學活用,真正落實創新驅動,特別是對常態化教與學進行有效引導。

  “我想,在教與學層面要特別關注四點:一是在更高維度上使用課本,要明白課本知識是人類實踐成果的概括、總結和提煉,要在強化實踐這個‘第一手知識’的基礎上使用課本。如低年級要注重家務、勞動、自然觀察、小探究等。二是要在更開闊的連接中把握課本,把抽離的課本知識放置在一個大的框架中,如科學與技術的整合,科學與社會的連接,以及各種綜合學習的設置,有學科的整合和連接才有可能接近課本本質。三是要在‘深度理解’中穿透課本,要明白課本知識是學科知識的‘濃縮版’,是提取的精華,需要原情境的支援。如一些古詩文,能否放在作者所處時代和社會背景中設計呈現方式,給學生深度理解搭建情境。四是要在創新實踐中延展課本。要明白課本完成的是‘以手指月’,而重點在于如何讓孩子們真的‘把玩’一下,我們強調跨學科實踐和項目學習,核心價值就在于此。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課本內容,把課本要求作為學習指引,把課本知識作為探究素材,把課本給出的標準答案作為范例,爭取‘以一馭十’。”

  呂文清表示,適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用好課本,難點在于如何平衡標準知識、標準答案、標準路徑、標準方法、標準評價等問題;在于教與學環節如何擺脫對課本的過度依賴,甚至把它作為學習內容的全部,老師只教課本,學生只學課本。“我們應當承認課本承載能力有限,它像是一座橋,讓孩子們看看橋上的風景,然後走過去,而不是把‘標準’圈起來。”(光明日報記者周世祥)

【糾錯】 【責任編輯:孫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