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進博同行 | 拜耳:以使命驅動創新,深耕中國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0 14:01:47
來源:新華網

與進博同行 | 拜耳:以使命驅動創新,深耕中國市場

字體: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以“共享健康,消除飢餓”為參展主題,再次以雙館800平米的規模亮相,展示了其在醫療健康和農業科技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與合作項目。

期間,拜耳中國及拜耳處方藥事業部中國代理人力資源副總裁梁夢詩、拜耳健康消費品電商高級市場經理鄭詩悅、拜耳作物科學種衣劑及菌劑産品經理欒開貴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拜耳在中國的戰略布局與創新實踐。

以企業使命驅動創新,深度融入中國發展戰略

拜耳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連續八年參展,不僅展示了其對進博會這一高水平開放&&的重視,更體現了其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梁夢詩指出:“‘共享健康,消除飢餓’不僅是拜耳進博會的參展主題,也是我們的企業使命。該主題與中國的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契合,而且很好地反映了拜耳不竭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初心。通過進博會這一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拜耳希望與合作夥伴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同推動行業成長。”

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飢餓”這一企業使命,本屆進博會拜耳帶來了26款亮點産品,包括5個“全球首展”、8個“中國首展”和13個“進博會首展”。從處方藥領域的突破性創新藥物,到健康消費品領域的自我保健方案,再到作物科學的農業現代化成果,拜耳的創新正深度融入中國的發展戰略。

“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展示了拜耳在醫療健康和農業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也是拜耳持續投入中國市場的有力證明。”梁夢詩説。

精準洞察本土需求,推動科技賦能健康

在健康消費品領域,拜耳通過深入洞察本土市場需求,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産品。本屆進博會上,拜耳健康消費品亮相了五款“全球首展”産品,涵蓋了過敏、消化道、營養、皮膚等多個健康領域。

鄭詩悅介紹,其中,擁有80多年歷史的專業營養品牌One A Day也首次展出其重磅新品——高純EPA紅心魚油。這款産品的誕生,源於拜耳對當前社會心腦血管健康問題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的精準研判。針對這一現狀,拜耳精心研發了高純EPA紅心魚油。該産品每日僅需服用兩粒即可為人體提供1080mg高純度EPA。除此之外,其在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小顆粒膠囊設計使得吞服更加輕鬆,讓日常營養補充更為便捷。

“好的創新産品始於需求,成於科學。”鄭詩悅強調,在中國,拜耳健康消費品通過長期的消費者洞察,關注到公眾主動健康管理意識不斷增強。基於此,拜耳健康消費品持續以科學創新為驅動力,依託本地研發網絡和全球資源協同,致力帶來更多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生活方式的健康解決方案,讓科學營養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幫助消費者更主動、更精準地管理健康。

推出綜合解決方案,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農業科技領域,拜耳同樣展現了其創新實力。

進博會現場,欒開貴向記者介紹了拜耳作物科學帶來的全新升級的根域®守護品牌2.0版本。該方案通過在殺線蟲、防病害和補營養三方面的協同,引入更多創新的作物健康産品,如北大西洋的海藻肥、動物源和植物源的氨基酸等,為農民提供了更加科學、全面的作物營養解決方案。

“中國的種植面積廣泛,作物種類繁多,氣候條件複雜,農民的實際需求各不相同。”欒開貴指出,拜耳的根域守護策略重視基於現狀,提出綜合解決方案,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農民需求,設計出最適合的方案,從而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為農民的增産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拜耳持續深化“全球智慧+本土服務”模式,通過多項本土化合作實踐,助力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創新服務模式方面,拜耳推出了“領豐計劃”,通過創新商業模式賦能零售商服務小農戶,打通豐産豐收“最後一公里”。同時,拜耳的一站式植保飛防服務專業&&“飛將軍”也借力數字化工具,打造“産品+服務的飛防共贏生態系統”,為農戶提供更加便捷和高質量的飛防服務。

推行“動態責任共擔”模式,為創新“減負增壓”

隨着行業變革加速、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若想持續發展,創新産品和戰略的精準落地無疑是關鍵所在。而要達成這一目標,高效的組織架構和順暢的團隊協同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梁夢詩介紹,秉持“本色自我,成就拜耳”的僱主品牌理念,拜耳正在推行“動態責任共擔(DSO)”模式,整合資源、提升運營效率,為創新“減負增壓”,更專注、更敏捷地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這對人才的責任感、自我驅動力、敏捷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梁夢詩補充説:“對於服務中國超140年的拜耳而言,擁有全球化視野並深刻理解本土市場需求,善於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非常歡迎能夠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切實解決方案的‘橋梁型’與‘實幹家’人才。未來,拜耳期待與更多行業內外的多元化人才攜手,與各界夥伴共創共贏,共築一個‘共享健康,消除飢餓’的美好世界。”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 顧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