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辦,專注於神經科學的全球制藥公司靈北再赴進博之約,展示了其針對發育性癲癇性腦病(DEE)的創新療法,並分享了在偏頭痛預防性治療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為推動創新療法、藥物惠及更多中國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第八屆進博會靈北展&
靈北中國(內地與香港)總經理張一帆&&:“進博會作為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促進全球共享的重要&&,持續釋放出強勁的‘放大器’和‘溢出效應’,為靈北這樣的全球制藥公司提供了深化本土合作、共促神經科學發展的寶貴機遇。全球範圍內,腦部健康正面臨着更廣泛的挑戰。今年,我們帶來了靈北公司在神經科學領域,特別是在神經罕見病與神經專科治療方面的創新進展。我們希望能借助進博會的‘放大器’作用,讓更多人看見罕見病患者群體的迫切需求,了解偏頭痛預防性治療的必要性和價值。同時,我們希望能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加速靈北在神經專科和神經罕見病領域全球創新成果的引入,擴大與本土腦部健康生態系統相關方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創新藥物的可及性,為‘健康中國2030’做出貢獻。”
再赴進博之約,以創新踐行患者承諾
專注神經科學領域70余載,靈北憑藉其深厚積澱,持續深化對神經專科及神經罕見病領域的戰略投入。在研發層面,靈北每年將20%的年度營收投入研發(約合40億丹麥克朗)。目前公司90%的研發管線集中在神經罕見病和神經專科領域。此外,靈北還在全球20多個國家正在開展臨床試驗,擁有25個已上市産品,其中7個屬於神經罕見病和神經專科領域。2024年靈北的産品組合平均每日惠及超700萬名患者,彰顯了靈北對改善全球腦部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堅定承諾。
中國是靈北全球第二大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靈北始終致力於將全球創新的成果引入中國。目前,靈北中國的産品涵蓋了抑鬱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偏頭痛等腦部疾病治療領域。依託這些具有突出治療潛力的藥物,靈北在過去15年(2011-2025年)間,已累計服務超過7400萬人次中國腦部疾病患者。近五年,靈北顯著加快了臨床研發步伐,試驗已覆蓋全國19個省份(直轄市)。在加速新藥研發的同時,靈北也積極致力於疾病知識普及與患者教育,並通過多措並舉提升治療方案的可及性,全面踐行其改善中國患者生活質量的承諾。
回應DEE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靈北突破性療法在中國同步啟動全球臨床研究
進博會作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已成為醫藥保健領域全球創新成果的首發高地。靈北的發展戰略亦與中國政府創新驅動、鼓勵醫藥創新的政策導向高度契合、同頻共振。在本屆進博會上,靈北展示了在神經專科與神經罕見病治療領域取得的關鍵突破。
在神經罕見病領域,靈北用於治療發育性癲癇性腦病(DEE)的在研藥物bexicaserin在中國同步啟動了全球III期臨床研究。發育性癲癇性腦病(DEE)是罕見的一組神經發育性疾病,在兒童早期起病,以難治性癲癇發作和發育停滯或倒退為特徵的嚴重癲癇綜合徵。根據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的數據,DEE目前包括10多種綜合徵。其中一些已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罕見病目錄。
靈北研發的新藥bexicaserin展現了其治療潛力,針對DEE具有廣泛且持久的抗癲癇發作效果,可以説是目前有潛力成為“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創新藥物。該藥物已獲得美國FDA與中國CDE突破性治療藥物的雙重認定,用於治療DEE引發的癲癇發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10月,在神經罕見病領域僅有兩款藥物獲得了CDE的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而bexicaserin正是其中之一。這一成就標誌着其巨大的臨床潛力和緊迫的患者需求已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為DEEs患者群體帶來了全新的治療希望。
在神經專科領域,偏頭痛預防性治療是關注熱點之一,靈北將改善偏頭痛的治療列為在中國的首要任務。2024年,靈北在進博會上首秀的用於偏頭痛預防性治療的靶向 CGRP單克隆抗體藥物艾普奈珠單抗,今年取得了里程碑進展,最新III期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了該藥物在亞洲慢性偏頭痛人群的療效。
靈北中國(內地與香港)總經理張一帆&&:“解決腦部疾病領域未被滿足的需求,為患者帶去希望,使他們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目標。展望未來,靈北將持續通過紮實的研發投入與本土合作,致力於為更多腦部疾病患者開發具有變革意義的治療方案,以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