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現場 |專家支招"過敏星人生存指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8 14:36:31
來源:新華網

進博現場 |專家支招"過敏星人生存指南"

字體:

花粉肆虐時的噴嚏連天,蒿草紛飛中的皮膚瘙癢,餐桌上意外觸發的紅疹腹痛,家中寵物相伴時的呼吸不暢……如今,“過敏”已從昔日的“小眾困擾”升級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挑戰。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全球矚目的開放&&上,拜耳特別邀請過敏性疾病領域權威專家——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變態反應(過敏)科主任程雷教授,國家免疫學(含變態反應)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任關凱教授開展“過敏星人生存指南”專題直播,兩位權威專家圍繞“過敏性疾病流行現狀、診療誤區、患者科普教育、過敏中心建設”等話題展開分享。

“過敏星人生存指南”專題直播的現場

過敏診療中心,“一站式就醫”來破題

我國對過敏性疾病防控高度重視,2025年最新發布的《健康中國戰略之慢性病綜合管理藍皮書》已將其明確納入慢性病綜合管理體系。

“過敏性疾病作為覆蓋全生命周期、影響數億國民的慢性病,其有效防控直接關係到‘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從整體來看,過敏性疾病已呈‘慢病化’特徵,這也對現有醫療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建設過敏中心,就是為國家公共衞生體系補上一塊至關重要的‘拼圖’。”程雷教授在發言時強調。

今年5月,江蘇省人民醫院過敏診療中心獲評世界過敏組織(WAO)卓越中心,作為中心主任程雷教授分享道:“過敏中心是以患者為中心,整合檢測、診斷、治療、宣教、隨訪等環節,實現一站式診療。由變態反應科聯合耳鼻咽喉科、兒科、皮膚科、呼吸科、消化科等相關科室,過敏中心可以作為公共&&,聚集相關專科的專家聯合出診,能在全面評估病情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解決過敏問題,亦是民生所盼。“我們在臨床上見過很多輾轉多個科室無法得到規範診治的病例,患者不僅耗費財力精力,其實如果規範治療,完全可以控制疾病。未來,我們將積極推動全國範圍內建設過敏專病中心,實現從三甲到基層的分級診療網絡,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獲得規範化治療。同時,總結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國過敏性疾病防治體系。”程雷教授&&。

“此外,我們還將持續完善多學科聯合協作機制,將鼻、眼、氣道、皮膚等同源疾病統一管理,減少患者多科就診的負擔。並推進基層醫生培訓與患者教育,通過遠程培訓、病例研討等形式,提高基層醫生規範處方率和患者依從性。”程雷教授進一步分享道:“我們也致力於探索出特色‘中國路徑’,並爭取讓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將為全球過敏性疾病的防控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過敏星人的生存指南,從破除誤區到科學用藥

當前,公眾對過敏性疾病的認知存在不少誤區。深耕過敏診療與科普工作多年的關凱教授,則從公眾健康認知給出實用指導:“很多人會把過敏性鼻炎誤當作普通感冒,或認為孩子長大後症狀會自行緩解。這種認知偏差導致患者未能及時就診、規範治療,最終使得病情反復,部分患者還會進展為哮喘,造成額外健康風險。”

過敏性疾病的早防早治,離不開科學規範用藥。但臨床中,過敏患者的不規範用藥問題較為突出。比如症狀一緩解就停藥,導致過敏炎症未被徹底控制,病情反復發作。

針對高發的過敏性鼻炎,依據病情輕重與發作頻率制定差異化治療方案至關重要。關凱教授強調:“首先需明確疾病的分型分級。輕症或間歇性發作患者,首選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通過藥物結構改良規避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製作用,不易嗜睡;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或學習,或持續發作四週以上的患者,需採用降階梯治療策略——即在首選鼻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的基礎上,聯合二代抗組胺藥等其他一線藥物。”

兒童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濕疹)發病率逐年上升,針對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用藥,關凱教授強調:“兒童用藥需優先考量安全性,他們並非成人的‘縮小版’,不能參照成人劑量隨意增減。用藥劑型要兼顧適用性和依從性,比如低齡兒童使用抗過敏藥時,優先選擇糖漿劑等液體劑型,避免吞咽困難或劑量誤差。對中至重度、症狀持續的兒童,首選鼻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時應使用全身生物利用率低的鼻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等),並注意各類藥物的年齡限制。比如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我們看到的二代鼻用糖皮質激素,適用於3歲及以上兒童和成人,能夠強效緩解鼻腔及眼部過敏症狀。”

拜耳健康消費品展&展出的開瑞坦®家族新成員——二代鼻用糖皮質激素

從“被動治療”到“主動管理”,擁有全方位健康的每一天

在過敏季來臨前啟動預防治療,是對傳統“症狀出現才用藥”模式的重要優化,在臨床中已幫助大量患者減少了不適。關凱教授強調:“預防性用藥需建立在‘精準識別過敏原’的基礎上,建議過敏症狀較重、周期性過敏的患者檢測一下過敏原,了解自己對何種花粉過敏後,就可以在做好充分的過敏原防護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個體化“過敏季計劃”。包括用藥起始時間、療程、復診節點和環境控制措施(如空氣凈化、戶外防護)。科學防治不僅靠藥,更靠提前規劃。

從具體干預時機來看,“以季節性花粉過敏為例,可在過敏季來臨前2-4周啟動抗過敏治療,提前干預能抑制早期炎症反應,減少症狀爆發。”關凱教授進一步分享道。

不過,要讓“提前防治”的理念真正落地,提升公眾對過敏性疾病的科學認知是關鍵一環,這對守護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關凱教授&&:“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健康’,最關鍵的一環就是持續、準確、生動的健康教育。未來,我們應探索更多元的科普形式與疾病管理模式,如數字化健康管理工具的應用,助力公眾構築自我健康管理防線。”

在過敏科學防治認知升級與實踐落地的征程中,企業力量扮演着極為關鍵的角色,是推動這一進程持續前行的重要動力源泉。拜耳健康消費品戰略合作客戶事業部市場總監何穎佳&&:“進博會是推動健康理念與創新成果交流的重要&&,今年我們帶來了開瑞坦®家族新成員歐洲進口的鼻噴霧劑。作為指南推薦一線用藥,糠酸莫米松噴劑是二代糖皮質激素,適用人群為3歲及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一天1次即可享受24小時的長效保護。”從口服藥、糖漿再到鼻噴劑型的研發與推出,拜耳讓過敏用藥更貼合中國患者的實際需求。未來,拜耳將繼續憑藉自身強大的科研實力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擺脫過敏的困擾,擁有全方位健康的每一天。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 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