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科學進博會發布數字化專業教育&&eLibrary 2.0 共探AI醫療創新路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8 14:37:08
來源:新華網

波士頓科學進博會發布數字化專業教育&&eLibrary 2.0 共探AI醫療創新路徑

字體:

11月6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波士頓科學舉辦“AI聚變,智醫新章”主題沙龍,正式發布行業首個醫療器械知識圖譜暨數字化教育&&eLibrary2.0,並匯聚AI領域的臨床專家、科研學者與産業領袖,深入探討AI對臨床診療的賦能價值及産學研醫協同創新路徑,展現其以AI技術推動精準醫療普惠化的戰略布局。

首個醫療器械知識圖譜eLibrary2.0發布:AI驅動醫療知識服務升級

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亮點,波士頓科學發布了基於行業首個醫療器械知識圖譜構建的數字化教育&&eLibrary2.0。該&&以波士頓科學全球醫療資源為核心,構建起覆蓋9大疾病領域、50余種療法術式、140餘款創新産品的醫學知識庫,並基於該知識庫,開發了AI智能問答系統,可對知識庫內的內容進行高效檢索和總結,實現臨床問題的精準匹配與實時解答,縮短創新技術學習曲線,加快創新技術推廣普及。

AI臨床賦能與産學研醫協同:從技術突破到生態共建

活動圍繞“AI臨床價值賦能”與“産學研醫協同創新”兩大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在臨床應用層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心內科邱朝暉主任介紹了在猝死預防領域,傳統的心臟性猝死預測方法受限於單一指標,準確性有限, AI可通過整合多維臨床數據(如病史、用藥情況、疤痕負荷等),構建精準的猝死風險預測模型。在産學研醫協同方面,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研究“産業+AI”高級戰略研究項目主任李海俊從國家戰略層面介紹了AI正從“輔助診療”轉向“驅動科研”,“AI for Science”已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組成部分。未來醫療産業的競爭,關鍵在於誰能率先用AI 這個‘新引擎’,創造出新的醫學知識、新的藥物和新的療法。南京柯基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剛講解了如何通過知識圖譜與大模型的融合,加速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全流程。 

作為醫療AI領域的先行者,波士頓科學正將AI深度融入核心産品線。據波士頓科學中國區心臟節律管理及神經調控事業部高級總監朱周立介紹,目前已在中國上市的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以及植入式心臟再同步治療除顫器(CRT-D)搭載的HeartLogic心衰監測技術可通過六個傳感器測量病人的心音阻抗,從而推測其患心衰疾病的程度和預後效果,可提前34天預警潛在心衰事件,降低67%住院率。波士頓科學堅持有效創新,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合作,推動AI成為守護患者健康的有溫度的醫療夥伴。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 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