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於近日啟幕。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諾和諾德攜“明星産品”諾和盈(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再度亮相,並打造“輕盈小屋”科學減重體驗空間,首次將“認知提升、科學治療、長期管理”全周期場景引入進博會展&,助力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的認知。同時,諾和諾德匯聚多方力量,共同發起“科學減重,健康輕盈”的倡議,推動肥胖症防治的認知與實踐開啟新篇章。
“輕盈小屋”亮相進博會,場景化體驗助力肥胖症認知提升
今年,諾和諾德在進博會展&打造了首個聚焦肥胖症管理的沉浸式體驗空間——輕盈小屋,提供“認知提升、科學治療、長期管理”全周期場景的體驗,推動公眾從“被動接收肥胖症知識”向“主動學習和積極管理肥胖症”轉變,用更加生動的互動體驗,提升公眾對肥胖症科學診療和長期管理的認知。

諾和諾德展&“輕盈小屋”科學減重體驗空間
在“認知提升”場景中,公眾可通過AI視覺識別互動技術看見“變胖的自己”,結合相應的科普知識及健康風險提示,喚醒對肥胖症的重視。“科學治療”部分包括醫院與零售兩大場景,旨在展示“院店協同”新模式,助力打通肥胖症院內外管理閉環,提升肥胖症管理的便利性、科學性與依從性。其中,作為肥胖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類減重藥物為臨床帶來了新的突破,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長期管理”是肥胖症全病程管理的重要一環,該場景依託諾和諾德數字化患者服務&&“諾和關懷”,展示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在肥胖症長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諾和盈作為肥胖症治療藥物,自去年進博會“首展”後,一週內便在國內上市,從展&走向臨床應用,惠及眾多中國肥胖症患者。今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更新諾和盈説明書,納入心血管獲益結果,為其臨床價值再添力證。諾和盈是全球首個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GLP-1RA周製劑,與人GLP-1同源性保持高達94%;臨床試驗顯示約三分之一患者體重降幅超過20%,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達20%,同時帶來多重健康獲益。

諾和盈(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
共話肥胖症防治,倡導科學減重,健康輕盈
借助進博會的&&,諾和諾德攜手合作夥伴,積極探索更多健康知識傳播形式,帶來更廣泛的健康影響力,全面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為推動“健康中國2030”貢獻力量。
在由諾和諾德主辦、南方周末支持的“體重減一點,健康久一點”肥胖症科普專題活動上,依託雙方聯合發布的《2025年都市人群肥胖症認知與行為調研報告》,多位嘉賓分別從醫療專業人士、媒體、企業的視角,圍繞肥胖症的認知、診療及長期管理等議題展開對話,分享對肥胖症防治、健康長期主義的洞見。

“體重減一點,健康久一點”肥胖症科普專題活動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普外科、減重代謝外科主任醫師顧岩教授&&:“肥胖症是一種被誤解的嚴重慢性疾病。公眾對於肥胖症的認知率不高,也不全面。肥胖並非意志力薄弱的結果,而是一種由生物、遺傳、社會、心理和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複雜疾病。因此,肥胖症的管理需要從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預到臨床藥物等多個維度獲得全方位的支持。短期效果容易獲得,但真正的挑戰在於長期管理——這需要國家、醫療衞生機構、企業、個人等社會各界的協作與努力。”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分享道:“科學減重同樣是一項需要長期主義的事業。在減重的過程中,我也曾走過很多‘彎路’。逐漸我意識到,科學的減重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從258斤到如今,減掉的不只是重量,也是健康負擔;增加的也不只是輕盈,更是人生的選擇權。”
南方周末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孟登科&&:“將肥胖問題視為一個需要科學解決方案與人文關懷的公共健康議題,是應對肥胖挑戰至關重要的一步。減重與健康,不應是孤軍奮戰,而需要全民參與、社會協同。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科普活動以及‘輕盈小屋’的互動體驗,能與專家、企業、行業同仁和廣大公眾一道,共同為肥胖去污名,為減重尋科學,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轉化為更加廣泛的社會共識和紮實行動。”
諾和諾德大中國區醫藥和質量部企業副總裁張克洲&&:“既往,減重藥物的研發在曲折中前行,肥胖症患者一直缺乏安全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諾和盈的誕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給臨床帶來新的突破。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引領創新突破,希望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組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整體代謝健康、心血管健康和身體功能,而不僅僅是減輕體重,以滿足肥胖症患者多樣化的醫療需求。”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作為全球肥胖症治療領域的先行者、引領者,諾和諾德的目標是改變世界看待肥胖症、預防和治療肥胖症的方式。很高興能在進博會舞&,匯聚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公眾對於肥胖症的認知,推動肥胖症的科學防治。體重管理關注的不僅是體重秤上的數字,更關乎長期的健康——科學減重,才能健康輕盈。未來,諾和諾德將繼續致力於提供整合解決方案,為患者的減重旅程提供全方位的長期守護,並與社會各界加深合作,打造中國肥胖防控生態圈,為‘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貢獻力量,助力‘健康中國2030’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