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質量協會中醫藥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育種中心主任董林林
“品質中藥就是在合格中藥基礎之上的優質中藥。”第三屆全國品質中藥發展暨革命老區中藥産業交流大會期間,中國質量協會中醫藥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育種中心主任董林林便點明了品質中藥的核心特質,為革命老區中藥産業發展提供了專業視角。
董林林研究優質藥材新品種選育、規範化生産及中藥質量評價多年,始終堅信“源頭優則産業興”。她對品質中藥提出三個關鍵維度,一是在源頭管控上,藥材種植必須嚴格遵循《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實現從播種起全流程規範化管理。二是品質中藥必須守住質量底線,其性狀、鑒別等關鍵指標要符合《中國藥典》的法定標準。三是品質中藥在核心質量指標上實現拔高,內源性質量指標要高於現行藥典,外源性限量指標要嚴於藥典規定,這意味着品質中藥相較於一般中藥更為優質、安全。
“尤其是多年生藥用植物,外源性污染物積累風險較高。”在明確品質中藥“優質+安全”的雙重標準後,董林林特別強調了安全性管控的重要性。她&&,推進品質中藥標準體系建設,把解決安全性問題作為關鍵着力點,將通過確立更嚴格的外源性污染物限量指標,顯著提高中藥材使用的安全門檻,守護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談及長治中藥産業的發展,董林林指出,長治藥材種類豐富,資源稟賦優越,這是發展的堅實基礎。未來,可以結合國家科研機構、地方技術力量和地方企業資源,構建協同創新體系,以科技為支撐,通過對重大項目的聯合攻關,助力長治中藥産業實現“科技助藥”的跨越發展。她期待長治能充分依託資源優勢,精準補齊産業短板,推動更多優質地産藥材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為革命老區産業振興與全國品質中藥發展注入更多“長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詩萌 徐曼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