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字文娛群英會”活動在杭州落下帷幕。本次會議聚焦數字娛樂時代的中國文化出海潮,揭開了以網絡文學、網絡劇集、網絡游戲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的成功密碼:以科技為槳、IP為帆、本土化為舵,中國文化故事正以數字語言重構全球文化傳播的新生態。
會上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趙瑜佩發布了《三生萬物,數字遠渡》行業洞察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網文出海用戶超3.5億,覆蓋200余國,AI翻譯作品佔比42%;《西花子》等作品成功撬動韓國市場;網劇出海收入突破4.3億美元,《慶餘年2》登頂Disney+全球榜首,《新生》超越韓劇登Netflix日榜冠軍;網游出海收入達185.57億美元,《黑神話:悟空》創單機神話,《永劫無間》將畬族鳳凰裝、白族扎染帶向全球等。
文化新三樣的出海反映了數字經濟時代,文化國際傳播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它們以數字化、網絡化的形式,通過共享、共鳴、共通的實踐路徑,打破了傳統文化傳播的時空限制。趙瑜佩&&,“我們本次推出的文化‘新三樣’的傳媒觀察榜單正是立足於這一理論基礎,以國際化和科技化為核心標準,系統梳理和評估優秀的出海文化産品,旨在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支撐。”
“從早期的代工輸出到如今的全球共創,‘新三樣’實現了文化出海‘三級跳’。”趙瑜佩指出,技術革命與文化內涵的雙輪驅動,正推動中國數字內容從“流量爆款”邁向“價值長紅”。
與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出海不同的是,文化出海“新三樣”和數字內容、數字技術和數字&&緊密結合,呈現出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內容生産方式和傳播方式變革的新特質。
中文在線COO楊銳志透露:“AI與網文創作的深度融合,使網文出海成本降低90%,單年新增翻譯網文2000餘部。”《贅婿》《開端》的韓國改編、《隱秘的角落》日本版均源於IP生態裂變。咪咕數媒副總經理馬李永強調:“好內容需兼具數據價值、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西花子》的成功即因傳遞女性獨立精神引發共鳴。”
作為海外熱播劇《國色芳華》的出品方,華策影視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影視出海的製作機構之一,擁有30餘年的出海經驗,全球累計發行18萬小時的影視內容,華策影視公共事務總監汪敏&&,“《國色芳華》以盛唐文化為核心,融入服飾、中醫藥、花卉等考究元素,吸引了眾多海外中國文化愛好者。”國家(杭州)短視頻基地團隊推出的全流程AI生成劇《白蛇新傳·重啟》以“雙穿越三重生四反轉”敘事模式獲得了海外觀眾的喜愛,容量短劇副總裁、總編輯胡朝清&&:“我們通過文旅短劇《帶你去個好地方》探索‘一縣一劇一特色’模式,讓東方美學精準觸達海外。”
“未來游戲將是電影化的數字修行場,技術需服務於人文織夢。”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於朕分享了他在網絡游戲出海當中的思考。“作為武俠競技游戲,《永劫無間》的核心玩法本身就以中國玩法為依託,一招一式還原中國古代的武術和兵器。”網易雷火UX用戶體驗中心資深游戲交互設計師陶欣怡&&:“我們在游戲中融入了中國榫卯建築與少數民族非遺元素,以13種語言版本全球同步發行,並通過本地化運營確保各個語言版本的最終落地效果。”中南卡通總經理沈玉良則指出:“AI在動畫譯製、數字人互動等場景深度賦能,讓蘇東坡‘穿越’千年對話現代觀眾。”
會議期間,由浙江大學、上海新榜、杭州文廣聯合發起的文化出海行業榜單,立足“科技創新”“文化浸潤”“出海成效”三維度評估,評選出了網文出海影響力前五名的作品,現實題材《西花子》、仙俠經典《大奉打更人》等上榜;網游出海影響力的作品包括《原神》《永劫無間》與現象級單機《黑神話:悟空》;網劇出海以《慶餘年2》《漫長的季節》最具有出海代表性。
文化出海“新三樣”的本質,是以Z世代樂於接受的方式,將五千年文明編碼為“可互動、可感知、可共創”的數字化産品。《黑神話》的全球“熱賣”以及微短劇在海外社交&&上“熱論”,人工智能時代的文化出海路徑已然清晰:以技術解構文化門檻,用情感打通文明隔閡,中國文化“走出去”將成為不可阻擋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