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數貿會”)在杭州啟幕。期間,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與數貿會組委會共同編寫的《全球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據報告編制團隊測算,2020-2024年,全球數字貿易出口規模穩步提升,從4.59萬億美元增至7.23萬億美元,年均增速達12.1%,高於同期全球貿易總額年均增長率(9.7%),增長優勢明顯。其中,中國數字貿易出口79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7%,推動全球數字貿易向更為多元、均衡的方向邁進。
圖源:《全球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5》
《報告》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WH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3年發布的《數字貿易測度手冊(第二版)》,將數字貿易定義為所有涉及數字訂購或數字交付的國際貿易活動。
數字交付貿易涵蓋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遠程交付的服務類貿易,如金融服務、遠程教育、軟體、諮詢、數據處理等,是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2020-2024年,全球數字交付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出口總規模由2020年的3.21萬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4.6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9.7%。
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數字訂購貿易已成為全球數字貿易中增長最快的領域。2021-2024年,其出口總額從1.85萬億美元增長至約2.62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2.3%,在數字貿易整體中的佔比也由30.7%提升至36.2%,結構性地推動了全球數字貿易的發展。
《報告》指出,全球數字貿易的增長由數字交付貿易和數字訂購貿易共同驅動,也進一步表明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與跨境電商生態體系日趨成熟,數字貿易正加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報告》還提到,人工智能是驅動全球數字生態變革的核心動能,催生了大量新興服務形態和跨境交易場景。未來,人工智能將進一步從“效率工具”升級為“生態操作系統”,推動全球數字貿易向智能化、普惠化、合規化方向發展,在技術自主性、規則話語權、發展包容性三重維度重塑全球競爭格局。
圖源:數貿會組委會
在由ITC和數貿會組委會主辦、浙江省商務研究院等承辦的“數字貿易發展報告交流會”上,國內外專家圍繞《報告》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分享貿易數字化轉型的具體案例和最新成果,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對數字貿易模式、産業鏈的重塑,以及如何中小微企業、女性創業者開展數字貿易提供更多便利。
當前國際經貿環境呈現多元變化態勢,為全球數字貿易的發展增添了新的變量。《報告》編寫團隊和與會嘉賓呼籲,在此背景下,各方應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數字貿易發展,以務實包容的對話機制推動跨國政策協同,增強政策制定的科學性、穩定性、合作性、普惠性,為數字貿易發展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