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創新與産業落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論壇以“智賦百業慧啟千行”為主題,致力於搭建政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對話&&,共同探索技術創新驅動産業升級的有效路徑。期間,深圳前海粵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史偉琦接受新華網專訪,結合在農産品冷鏈物流領域的實踐,探討具身智能技術如何在産業場景落地。
據介紹,前海粵十是集信息、交易、物流、金融、機器人於一體的農産品冷鏈供應鏈科技&&,服務農産品從産地到終端的全鏈條。旗下粵十機器人定位極寒環境下的“鋼鐵衛士”——通過高層級的防抖系統、-30℃的極寒穩定運行能力、高濕霧氣環境自適應性等技術,破解超低溫、強腐蝕等極端環境下穩定作業的難題,引領冷鏈倉儲的“安全革命”與“效率革命”。
在史偉琦看來,市場快速發展、技術日臻成熟、數據逐步積累,RaaS(Robot as a Service,機器人即服務)等創新商業模式得到驗證,以及政策與資本的助力,共同推動了具身智能的快速崛起,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注入全新動能。新質生産力的本質,就是由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的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生産力。
史偉琦認為,目前具身智能技術尚處於發展初期,在産業場景落地時普遍面臨一些障礙,比如研發成本較高、應用場景碎片化、配套生態不完善等。面向不同的行業、場景和需求,具身智能技術的成熟程度、開發難度、發展前景將有很大差異。未來具身智能的普及程度,將是技術可行性、成本經濟性、生態成熟度三大因素動態均衡的結果。
【糾錯】 【責任編輯:顧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