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10%左右,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發展的動能澎湃。
【數字産業發展向好】
2025年一季度,數字産業實現業務收入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和服務業部分分別增長10.4%和8.2%,數字“賦能”效果明顯。
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已建成5G基站439.5萬個,通信網絡加快向5G-A演進升級,全國86個城市啟動萬兆光網試點部署,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升級。
今年前5個月,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同比增長10%,全國企業採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9.7%,數實融合有序推進。
數字産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為穩定經濟增長、賦能千行百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數據賦能産業轉型】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3萬餘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數實融合進一步提速,推動産業提質增效。
數字經濟融合滲透不斷加大,對工業生産帶動作用增強。今年5月份數字産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明顯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
2024年,全球新公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4.5萬件,我國佔比達61.5%。數字技術創新再上新&階,國産人工智能崛起正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數字點亮美好生活】
從數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數字治理,一場“數享盛宴”正為人們打開無限想象空間。
數字文化資源擴容提質;全國智慧教育公共服務&&迭代升級;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區……數字化生活已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科大訊飛天津公司,工作人員演示多語種AI透明屏實時翻譯系統。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一連串數據凸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新亮點、新突破。乘“數”而上,充分發揮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産業體系完備等優勢,數字中國建設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編導:郭琳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