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微醫三方共建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醫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28 16:36:28
來源:新華網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微醫三方共建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人工智能醫院

字體:

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加速醫學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與落地應用,6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微醫三方在上海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各方將深度融合各自在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醫療科研領域和醫療服務場景應用的領先優勢,共同建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醫院”,致力於醫學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加速科研成果産業轉化,賦能區域及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助力AI健共體複製,為國家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先行實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儀式

聚焦“醫學+AI”全鏈路閉環模式,上海交大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大慢病重大專項技術總師陳竺,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英出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會並致辭。上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出席成立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致歡迎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大慢病重大專項技術總師陳竺

陳竺指出,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正深刻重塑醫療健康領域發展進程。他殷切期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不斷拓寬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場景,孕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突破性醫學科研成果,推動人工智能激活醫療創新動能,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

楊振斌指出,當頂尖醫學資源遇上先進人工智能技術,將是倍增的乘數效應。研究院將以健康為引領,暢通醫學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的全鏈條路徑,推動醫學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智能診療設備、輔助決策系統等實際應用,真正轉化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新質生産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英

張英在致辭中強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是上海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綱要的重要戰略舉措。她&&,上海市政府將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創新發展,持續做好算力、算法、場景等創新要素的供給,為人民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

范先群受聘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他在發言中介紹,研究院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微醫三方共建。他高度評價了合作方的卓越優勢:上海交大及上海交大醫學院在人工智能與醫工交叉領域根基深厚、引領前沿;微醫作為醫療AI領域的深耕者與先行者,為研究院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研究院將聚焦國家重大健康戰略需求,致力於打造醫學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人才引育高地,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體系與標準範式。

根據規劃,微醫將投入資源全方位深化與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的産學研用合作。一方面,共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引進與團隊建設,開展高層次科研攻關,培養醫學人工智能領域複合型專業人才,構建知識産權與技術轉化體系等;另一方面,共建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醫院,作為核心成果轉化&&與創新應用基地,重點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醫療AI臨床大模型及系列AI應用産品,推動前沿技術快速應用於真實醫療場景。

此次合作的核心突破,關鍵在於打通了“醫學+人工智能”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到産業應用、價值創造的全鏈路閉環,既重科研突破又重落地應用。根據合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將創建國內外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標準及開放&&,賦能全行業協同進步。雙方還將共同推動研究院産生的核心知識産權與重大科研成果高效轉化,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國家級産學研用創新合作標杆。

上海市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華,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朱啟高,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欒宗濤,上海市黃浦區副區長袁園,上海市楊浦區副區長王浩,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譚瑞琮等領導共同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張婭受聘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臨床藥學院副院長張健受聘為研究院副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周永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正一,微醫集團總裁井維國,微醫在線董事長張君代表各方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上海市浦東新區衞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朱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趙文華、副院長鄭俊克、副院長牟姍等出席成立大會。

共建人工智能醫院,力推“交大標準”與“AI健共體”全國落地

醫學人工智能是破解我國醫療資源不均衡難題、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效能、強化基層能力、實現全民健康管理的核心驅動力。其前沿技術的研發突破與規模化應用,不僅關乎AI醫療産業的國際競爭力,更直接關係到億萬民眾的生命健康福祉。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與微醫的強強聯合,正是在這一新時代背景下,響應國家戰略的創新舉措。

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在人工智能和臨床醫學領域實力雄厚、優勢突出。上海交大計算機學科的人工智能分項在2025年計算機科學排名“CSRankings”中位列全球第一,上海交大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在“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蟬聯第一,為本次合作提供了世界級的學術與科研保障。

微醫作為醫療健康領域持續探索AI應用的創新引領者。自2020年起,微醫依託天津互聯網醫院升級建設人工智能總醫院,圍繞診前、診中、診後醫療服務全流程,成功打造了“AI醫生、AI藥師、AI檢查、AI健管、AI智控”五大智能體,由人工智能總醫院作為區域引擎的AI健共體,取得了基層醫療機構、醫生、患者、醫保基金“四方共贏”。AI健共體的成功實踐,為此次深化醫學人工智能産學研用一體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由上海微醫醫院升級而來的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醫院將成為雙方開展産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載體和成果轉化樞紐。此次雙方共建人工智能醫院,將在AI健共體實踐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升級醫療AI臨床大模型及AI應用産品體系,打造全學科智能體,推動“交大標準”和“AI健共體”模式向全國複製推廣,為國家深化醫改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AI解決方案。

張君&&:“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與微醫三方將攜手打造世界醫學人工智能技術高地,形成人工智能産業高點。同時,通過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醫療大腦和全學科醫療智能體,高效賦能中國縣域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助力中國醫療體系彎道超車,為每一位老百姓的健康盡綿薄之力。”

簽約儀式後,還舉辦了“大師論道”高質量學科發展學術論壇。陳竺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黃曉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科學智能聯盟理事長鄂維南,分別圍繞“科技賦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造血幹細胞移植新時代”和“AIforScience的實踐和啟示”等前沿主題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