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教學指導委員會、東華大學研究生院主辦,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第二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浙江寧海舉行。
論壇合影。圖片來源:東華大學
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共收到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碩士、博士研究生論文投稿1400余篇,經專家組評審,共評選出論文特等獎4篇、一等獎15篇、二等獎39篇、三等獎70篇和優秀獎80篇。東華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俞昊宣讀了本次論壇的徵文獲獎名單。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和寧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旭東等與會領導、專家為獲獎學生頒獎。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不凡主持開幕式。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寧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旭東分別致辭。
主旨發言環節,由特等獎獲獎學生分別以“‘所有制’到‘個人所有制’的內涵發展與現實意義——以‘否定之否定’的發生學邏輯分析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理論”“數字勞動倫理困境的四重表徵及紓解之策”為主題向與會師生作主旨發言,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方潔作精彩評。
論壇共設4個分論壇。與會研究生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徵研究”等多個議題,結合投稿論文進行發言。來自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王景雲,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國外社會科學前沿》常務副主編楊嶸均,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方潔,上海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陳鵬等對各位學生論文選題、思路框架等進行點評,切實指導幫助學生提升研究能力。
論壇期間,新華網“學術中國-知識産權服務&&”工作人員與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人員圍繞“媒體+高校”賦能學術科研進行交流,&&推出的學術查重、AIGC查重等服務,為高校對成果質量把關提供保障,通過識別文獻中的重復內容和AIGC生成痕跡,確保文章的原創性,維護學術的嚴肅性。同時,期待&&與學院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科研成果深度高效傳播,促進學術創新與交流互動,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學術科研誠信建設力。
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哲學分析》《上海宣傳通訊》《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美好生活研究》新華網“學術中國-知識産權服務&&”等媒體,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以及校內外研究生共80餘人出席參加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