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裏看花,水中望月,這是一個病人的訴説,説的是他眼中的世界。在這些病人的眼中,一切不那麼真真切切,直線是彎的,世界是扭曲的。患者最初往往以為是年齡增長造成的衰老現象,並未在意,但隨着時間流逝,這些症狀會越來越加重,引起生活中的不便,甚至行走、閱讀等困難。這些症狀都是由於黃斑病變造成的。在眼科疾病中,黃斑部疾病往往最影響患者的視力;其中50歲以上人群中,又以老年黃斑變性最為常見。老年黃斑變性隨着年齡增加,患病率逐漸增加,是中老年人群中視力的“隱形殺手”。本文就和讀者朋友們談談老年黃斑變性。
首先談談黃斑。很多患者在門診會問:“醫生,我是不是有黃斑啊?"答案是肯定的,人人都有黃斑;黃斑是眼睛的一部分,就像角膜、結膜等一樣;進一步説,是視網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黃斑區負責中心視力和精細視覺。我們的眼睛象一個球體,前面透明的是角膜,角膜後呈白色的結膜;在結膜下面覆蓋着鞏膜,而在鞏膜裏面還有兩層結構,分別是脈絡膜和視網膜。視網膜是我們眼睛接收光刺激的部分,視網膜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傳導到大腦,在大腦成像,使我們能夠看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視網膜可以説是大腦的外延部分;視網膜分為10層結構,共有3層神經細胞層,最外層也是最關鍵的一層神經細胞層是感光細胞層,從名字上就能知道這種細胞是感光的,就是在這層細胞光信號進行了光電轉化。感光細胞受損會嚴重影響視力。感光細胞又分為兩種,分別是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兩種細胞有不同的視覺分工:視錐細胞主要負責白天的視力,視桿細胞主要負責晚上的視力,因此,視錐細胞是更重要的感光細胞。在視網膜上,越靠近視網膜中央,視錐細胞越多,到了最中心的位置,感光細胞就只有視錐細胞了,視網膜的中心就是黃斑,而最最中心的位置是黃斑中心凹,就是視錐細胞最富集的部分,也是視覺最敏感的部位。
從上面的對眼睛簡單的介紹就能知道,黃斑是我們看見外部萬千世界最關鍵的部位。一旦黃斑出現問題,就會嚴重影響視力,尤其是白天的視力。比如在門診常見的黃斑前膜、黃斑裂孔,還有相對少見的黃斑營養不良等都是不同的病因影響了黃斑的結構,産生了視覺質量的下降。在中老年患者中,最常見的黃斑病變是老年黃斑變性。
老年黃斑變性,又稱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我自己更加認可後者,因為在中年人群中,黃斑變性也不少見;而老年黃斑變性往往會引起人們的誤解,以為是耄耋老人才會得的病,其實不然。老年黃斑變性分為兩種分別是乾性老年黃斑變性和濕性老年黃斑變性。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黃斑區有無新生血管的存在,新生血管是新長出的不健康的血管組織,新生血管會不斷生長、滲漏,從而破壞正常的黃斑結構,引起黃斑感光細胞等結構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患者就會産生視力下降,視物扭曲等症狀,影響患者生活的質量,有新生血管的是濕性老年黃斑變性。臨床上主要是針對濕性老年黃斑變性進行治療,乾性老年黃斑變性現在無有效的治療。老年黃斑變性最終的結局是黃斑瘢痕化或黃斑萎縮。
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病因複雜,其中年齡是其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隨着年齡增加,身體器官隨之衰退,病變的幾率增加,黃斑也不例外。據統計,50歲人群中老年黃斑變性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其次,遺傳因素也是病因之一,直系親屬中有人患有老年黃斑變性,其他成員患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研究也證實吸煙是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危險因素之一。
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臨床症狀主要是視物模糊和視物變形。初期時輕微的視物模糊和視物變形常常被忽視,以為是正常的衰老現象。隨着疾病的進展,視物變形變得越來越嚴重,患者看到的直線變得扭曲,甚至下樓梯都會出現困難。患有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患者還會出現視野暗點,閱讀出現困難。
人們可以在家裏自己檢測是否出現黃斑病變,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一隻眼遮住,用另外一隻眼去看房間裏的直線,比如門框,窗戶等帶有直線的物體,看看是否出現彎曲的現象。
在醫院裏,醫生會通過眼底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血管造影等輔助手段進一步確定患者黃斑病變的性質,是否為濕性老年黃斑變性。近年來,眼科設備研發進展迅速,以前患者需要行血管造影這種有創的檢查來明確黃斑疾病性質,部分患者因為過敏、嚴重全身疾病等不能進行造影檢查。現在,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OCTA)也可以對大部分的患者進行疾病的診斷。當然,熒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依然是診斷老年黃斑變性的金標準。
臨床上目前對於乾性老年黃斑變性沒有有效的治療,科學家們正在進行基因治療等相關的研究。近年來,對於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治療取得突破,目前對於濕性老年黃斑變性治療主要是抗VEGF治療。
VEGF是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縮寫,中方翻譯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有多個亞型,比如VEGF- A、VEGF-B,VREGF-C等,其主要作用是能促進新生血管生成,並且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在患有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患眼,VEGF過度表達引起黃斑新生血管的形成,這種不健康的新生血管會造成視網膜滲漏、出血等病變,破壞了正常的黃斑結構,引起了患者的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更嚴重者可引起玻璃體積血,甚至失明。通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人們發現抑制VEGF表達可以抑制黃斑新生血管的生長,促進黃斑滲出、出血的吸收,從而可以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於是,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新紀元開始了。
但是,抗VEGF藥物只是延緩了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發展,並不能使視力恢復如初。因此,對於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研究還在進行中,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方案比如基因治療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給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科 沈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