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周夢鴿)從民營企業座談會到全國兩會,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時代強音,如春風化雨,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強勁動力。此外,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服務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民營企業在智慧養老行業的發展也迎來新機遇。近日,廣東省珠海金路集團(以下簡稱“珠海金路集團”)董事長陳達優在接受新華網訪談時,就企業在智慧養老領域的創新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分享了他的見解和經驗。
洞察行業趨勢,搶抓智慧養老發展機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2%。這一較高水平的老年人口基數,對傳統養老模式目前存在的高投入、資源短缺、效率不足等情況提出了挑戰,也為智慧養老等新興領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養老服務擴容提質,進一步激發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發展活力,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為養老相關企業給予指引。
陳達優指出,珠海金路集團正是洞察到了這一行業趨勢,提前布局智慧養老領域,通過科技創新技術、結合社區現有資源,為解決老齡化社會帶來的養老難題提供“珠海方案”。他&&,珠海金路集團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集團旗下的珠海優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數科技”)自主研發的“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正計劃在珠海的多個社區落地,不僅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養老服務,還成為了智慧養老領域的標杆品牌。
例如,集團推出的“智慧養老六件套”,包括防跌倒傳感器、燃氣漏關傳感器、緊急呼叫系統、智能安防、智能門窗、離家未歸傳感器,都是基於老年人的實際生活需求而設計的。這些産品的運用,不僅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大大降低了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和風險。
陳達優進一步分析道,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重視與支持,讓其深感振奮,也倍感責任重大。特別是減稅降費、融資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為民營企業注入了實實在在的“強心劑”。以智慧養老行業為例,國家將應對老齡化上升為戰略高度,並通過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銀發經濟。這讓像珠海金路集團旗下的優數科技一樣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了廣闊舞&——政策支持降低了技術研發成本,政企合作模式加速了智慧養老場景的落地。
“可以説,中央的扶持政策不僅讓企業輕裝上陣,更讓我們看到‘科技向善’與社會價值的深度融合。如今,金路集團的信心源於三方面:一是國家戰略與行業趨勢的高度契合;二是政策紅利轉化為技術創新的底氣;三是社會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迫切需求。未來,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推動智慧養老普惠化,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用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回應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機遇。”陳達優説。
技術創新驅動,推動智慧養老行業升級
在智慧養老領域,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珠海金路集團除了布局上面提到的以物聯網、AI算法和大數據為依託的“智慧養老六件套”的技術突破外,還有另外兩個方面的創新:即模式創新——先依託自身服務的社區資源上的優勢,打通社區與各專業服務機構鏈結,再向外拓展如:醫院、家政、消防、公安,降低投入及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效率,讓廣大居民真正享受到優質高效養老和居住服務;服務升級——通過深度調研老年人需求,擬推出方言交互對話、老年情緒價值場景和無感化操作等功能,讓技術有溫度、服務更貼心。
陳達優&&,未來,集團將繼續響應國家號召,以技術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提供“珠海方案”,向全國推廣,讓中國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尊嚴、過上安全的幸福晚年。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陳達優詳細介紹了優數科技將從三個通過科技創新與模式變革,重塑産業動能。一是技術深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物聯網、AI和大數據融合創新,持續迭代智慧養老系統。例如,我們正研發“健康預測模型”,通過體徵數據預判慢性病風險,提前干預;第二,生態協同——聯合政府、醫療、各專業服務機構和社區,打通“技術研發-場景落地-服務閉環”。例如,與三甲醫院共建“醫養數據&&”“專家問診”,實現遠程診療一鍵響應;第三,人才驅動——設立專項創新基金,吸引複合型科技人才,同時與高校合作培養“養老+科技”跨界團隊,夯實長期競爭力。
此外,集團2025年的戰略規劃將聚焦在三個層面:一是以“社區智慧養老六件套”為核心,加速AI健康預測、智能機器人護理等前沿技術研發,力爭未來兩年內將服務響應效率再提升30%,覆蓋全國超200個社區;二是聚焦普惠落地——通過“輕資産+科技賦能”模式,聯合政府、物業和醫療及專業服務機構,將智慧養老成本降低,讓更多中小城市和普通家庭享受高品質服務;三是聚焦生態共建——發起“銀發經濟創新聯盟”,聯合上下游企業打通“研-産-服”全鏈條,助力養老産業升級。
隨着養老新需求不斷涌現,養老産業快速發展,眾多企業都在積極布局。陳達優也清醒地認識到,智慧養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技術適配、成本控制、服務標準化等問題,都需要行業共同面對和解決。在此,他也呼籲政府完善智慧養老領域的相關支持,如對適齡老人適當&&專項購買服務補貼設備使用補貼、運營維護補貼或社區試點專項資金等,推動更多普惠型養老服務快速覆蓋社區,讓更多老年人可以享受國家發展及科技帶來的紅利。
展望未來,陳達優充滿信心地&&,中國經濟將持續展現強大韌性——宏觀政策的精準發力、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潛力、億萬人民的創新活力,必將推動形成“科技賦能産業、産業反哺民生”的良性循環。珠海金路集團願以智慧養老為支點,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民企力量,讓技術創新既“頂天立地”,又“鋪天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