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游戲都要“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6 19:52:50
來源:新華網

並不是所有游戲都要“玩”

字體: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説:游戲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它可以在幼年時期肩負開發、學習功能,也可以在人們成年後承擔起精神層面的追求。

這其中不乏充滿對抗的競技類型游戲:它大多用以釋放無處宣泄的壓抑情緒;又或者是細膩溫馨的治愈類型:它主要負責填補內心缺失的溫情。而在此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游戲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玩”的概念,轉而用更簡便直白的體驗方式發揮效用。

 

它們普遍毫無競技性質,甚至有些連游戲性也少得可憐,不需要任何操作門檻的也大有人在。或許這些游戲誕生的意義,原本就只是想讓人讀一個故事、看一場情景劇。

Before Your Eyes

歷歷在目,這個名字恰如其分,這是一部只需眨眼就能走完全程的人生回顧,卻有無數玩家&&自己開始抗拒眨眼,但這一生理性的反應實在並非堅守意志就能控制。

“我們無法抗拒眨眼,就如同我們無法抗拒時間一樣。”

 

因為游戲會通過攝像頭監測眼部動作,過程中一旦眨眼,無論這段回憶是否完結,或是這個抉擇是否出於你本意,時間線都會一往無前的繼續推進。

 

游戲的主角是一位正在面對擺渡人問詢的逝者,他生前童年幸福、父母開明,母親是一位敗給現實的曾經的作曲家。因為年幼時偶然展現出的音樂天賦,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母親與祖父的願望,向着音樂家的人生目標進發。

可惜一次考試失利再加上突然病倒,讓母親開始反思自己這源於祖父的教育方式,他也在養病途中發現了自己更加閃亮的繪畫天賦,自此順風順水直至名滿天下。

 

這確實是一段萬里挑一的成功人生,但擺渡人身旁代表謊言的海鷗開始狂叫,這代表他這段漂亮的履歷中儘是謊言。

原來事實上他只是一個重病早夭的孩子。那年考試後的患病,已經決定了他的人生只能止步於十一歲,從繪畫開始的光輝經歷,只是他在病榻上用祖父的打字機創造出的幻想。

 

他不想過早的結束旅程,也不想這一生不夠出色、不夠輝煌。

這個故事至此似乎已經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生命終有盡頭,時間始終無法完成人們所有的心願,它從不會為誰停留,但主角或是其他任何人,總不是孤身一人對抗時間。

因為母親坐在他的床前説:他生來就是一個新家庭的光明、喜悅和期許。

 

 

或者暫且不再探尋生命中無處不在的愛,而是看一看等待的真諦。

《漫長等待》

這次的主角更加淺顯直白——國王的僕人,地下王國的打工仔。國王&&身體不適,要一覺睡它400天,僕人需要在倒計時結束後叫國王醒來。

 

此後便開始了真的很漫長的等待,這400天按得是現實中實打實的一年零一個月,游戲需要完成的只有精確到秒的等待。

不過偌大一個地下王國,能幹的事其實很多。比如四處撿破爛裝飾自己的小屋,裝修越完善體驗越舒適,待在小屋裏的時間流速就會越快。如果再細節一點,甚至撿來的書都是真的能看,一翻開就見頁數直逼2000+

 

所以這游戲難道是真心要教會人們等待?

恐怕並非如此,假如真的老老實實400天后叫醒國王,那迎來的結局可以説是毫無意義,只有在等待期間探索變通,才有可能打破黑暗帶來的時間枷鎖。

 

 

也有和《漫長等待》截然不同的等待法則。

《阿蛋等什麼》

不拘一格的塗鴉畫風講述了主角阿蛋的一生,從投胎開始即需等待,隨後等待成長、等待上學,再到畢業、成家,最後還要等待成家後的孩子回來探望。

概括阿蛋整個人生的游戲流程濃縮成為100個關卡,雖然每一關都有由貼紙指引的任務和目標,但也並不是一定要完成,因為每關最後一款貼紙都只有一個相同的內容:什麼都不做。

 

也就是説作者傳達的中心思想相當佛係——也許人生不用那麼多完美主義,或是強求全部達成,只要在面對等待的過程順便打發打發時間就夠美好了。只不過這個打發時間的行動一旦起步,那游戲中堪稱海納百川的小彩蛋,輕而易舉就能將人淹沒。

從黃金礦工到猛踹老爸,從馬裏奧通關到勇者跪求魔女下&,以及高速充當鴨媽媽、飯前變小找傑瑞等等等等,梗太密集以至於來不及回味。

而伴隨關卡推進,就會逐漸發現等待中的“重復”。幼時等待爸爸扮演的聖誕老人到來,成人後親自偽裝成聖誕老人等待女兒睡着;上學時一個人獨自等待公交的站&,多年後迎來了一家三口的光臨。

 

等到通關整個游戲才發現,雖然張口閉口都是等待,但它傳達的思想卻越來越像不要僅僅只是等待。

回顧此類游戲毫無門檻的操作手法,無外乎眨眼、點擊或是直接發呆。可見根本不需要“玩”的游戲已經自成一派,除上述幾部之外,更有甚者還能搭橋蓋屋種草種菜,又或是寫信畫畫體驗人生百態。

 

它們放棄了考驗手速的競技元素,轉而用最簡單的操作要求,引領玩家去體會隱藏在劇情後的人生哲學。其中或許可以發現有關時間、人生的命題也許沒有多麼深奧晦澀,作者只是想讓每一個玩家有所為有所得。

就像等待是時間維度的休憩,只是有限的生命催促着我們不斷做些什麼,去豐富、去填充。或許百年之後並不能剩下什麼,但人人曾經經歷過、擁有過的絕無僅有的人生,就是存在本身的含義。(陳龍)

【糾錯】 【責任編輯:肖寒 陳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