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新華網邀請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探討女性健康,以及人口高質量發展問題。作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領軍企業,拜耳深耕女性健康領域已逾百年,始終將提升女性健康視為重要使命。本次對話中,周曉蘭不僅分享了拜耳在該領域的創新實踐與長期承諾,同時從企業負責人與女性的雙重視角,闡述了對於構建高質量女性健康生態系統的深刻見解。
新華網:拜耳作為將女性健康作為戰略重點的跨國企業,請問這是基於什麼考慮?
周曉蘭:首先,在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很榮幸能與大家探討女性健康和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因為在所有的身份中,我也是家中的女兒、孩子的媽媽,以及工作中的女性力量。我能體會到女性健康對個人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的影響,也知道保障好女同胞們的健康能夠對企業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起到多麼積極的作用。在這個女性逐漸“被看見”的時代,我為能夠參與推動女性健康的事業感到自豪,也有着更深的使命感,因為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全球女性健康問題依然嚴峻,許多常見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子宮異常出血等困擾着無數女性,但就診率卻長期偏低,可見提升女性健康意識和完善診療體系的緊迫性。此外,面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戰,保障女性健康,尤其是女性生殖健康,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拜耳在女性健康領域深耕逾百年,擁有眾多與婦科疾病相關的産品,我們有責任為女性提供貫穿生命周期的健康解決方案,為建設更加公平繁榮的社會貢獻力量。
新華網: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拜耳作為深耕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在圍繞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國家戰略方面有什麼舉措?
周曉蘭:中國女性健康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政策引導。近年來政府&&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強調提高婦女健康水平,並設定了具體目標和措施。作為深耕中國的創新企業,拜耳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健康中國2030”戰略為指引,在多個相關領域作出貢獻。如拜耳已持續支持“女性生殖健康促進(FPAC)”項目十餘年,以幫助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針對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該項通知。拜耳迅速響應,在2024年11月召開的第七屆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我們與醫療機構、數字化企業等跨行業夥伴共同啟動了“女性健康生態圈”,希望通過整合醫療、科研和産業資源,全方位服務女性健康需求。本週,我們在北京亦莊開發區揭牌了開放創新中心,其中規劃了女性健康創新板塊,旨在打造一個促進女性健康領域創新的生態系統,並推動相關解決方案的發展。
生育友好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其中包括解決“不敢生、不能生”的難題,這就需要提升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水平。當今,社交媒體的普及使信息獲取更加便捷,但在關於這一領域的科學可靠信息來源並不多。值此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我們與人口福利基金會合作啟動了“粉色火焰傳遞行動”。該項目希望,借助多種數字化手段提高女性健康認知,減少常見婦科疾病給女性帶來的健康風險,促進生育友好的社會共識。婦科疾病是複雜和異質性的,相同的症狀可能有不同的診斷,而同一個疾病在不同女性身上表現也差異巨大,所以這個科普項目會和有經驗的臨床科普專家合作,並特別關注如何將複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大眾易於理解、方便傳播的內容。
新華網:請問拜耳如何在女性健康領域構建競爭力?
周曉蘭:拜耳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共享健康,消除飢餓”是我們的企業使命。在女性健康領域“共享健康”一直是我們堅定的目標,中國有6.3億女性,她們是我們的母親、姊妹和女兒,每一位女性都應該獲得高質量的女性健康照護,這要求拜耳堅定地投入創新、加強合作、擴面下沉。
創新對於拜耳來説,是不斷推出高質量的創新産品,也是利用科技幫助女性做好健康管理。拜耳擁有廣泛的全球研發網絡和豐富的在研産品線,比如Elinzanetant,一種創新的非激素類藥物,它能有效緩解更年期相關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縮症狀,或我們常説的“潮熱”,這是令許多接近和處於更年期的女性非常苦惱的問題。
如之前提到的,拜耳也與科技領域的企業夥伴們一起為女性健康提供更“有溫度”的智能醫療服務解決方案,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於女性健康服務中,探索更高效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模式。我們會不斷擴大朋友圈,共同打造“女性健康生態圈”。
婦科疾病對女性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因此拜耳致力於在更廣闊的範圍推動婦科疾病診療水平的提升,推動新産品、新技術在女性健康領域的普及。除了大城市,近年來我們也加大了人力和資源向廣闊市場的傾斜,使拜耳女性健康的産品能夠在走入基層的同時,推動同質化的女性健康服務,讓更多女性受益。
我們期待與各界攜手,為女性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讓每一位女性都能無畏挑戰,綻放“她”力量!
祝各位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在廣闊的人生裏盡興、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