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吉林省前郭縣人民檢察院“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高質效辦理案件 解‘法結’化‘心結’ 架起檢民‘連心橋’”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把深刻理解和踐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提升辦案質效新引擎,在辦理某起跨度近二十年的家暴案件中,本着解“法結”化“心結”的辦案理念,採取全方位、多角度有效措施,實現案件辦理達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讓百姓對檢護民生的碩果可見、可感、可得。
一、提前介入,引導偵查
為了更好獲取有力證據打擊犯罪,檢察機關對嫌疑人以虐待罪批捕後,從事實認定、罪名適用、追訴時效、證據證明力等方面介入引導偵查,向公安機關詳細列明繼續偵查提綱,並建議公安機關加大偵辦力度,組建案件辦理專班,提升辦案質效。
二、追加指控,重拳出擊
檢察機關從拘禁的手段、方式等情節入手,引導公安機關偵查獲取足夠的證據,以多個罪名對其提起公訴,最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也支持該院意見,以數罪並罰判處被告人張某甲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為被害人張某乙送來了遲到的正義。
三、部門聯動,支持起訴
未檢部門、控申部門、駐監所部門多部門聯動,推動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在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看守所派人開庭審理並出庭支持起訴,最終使被害人脫離婚姻魔爪,走出陰影,重獲新生。
四、釋法説理,息訴罷訪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檢察長親自接待,會同主管副檢察長,各相關部門的辦案人員多次接待被告人及其父親,切實依法、講理、用情做好信訪工作,化解矛盾糾紛。被害人父親最終&&息訪息訴並以感謝信和錦旗表達謝意。
五、上下聯動,司法救助見成效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主動履職,啟動司法救助程序,被害人張某乙被列為重點救助對象,層報到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進行救助。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快速審批2萬元司法救助金。
六、檢察擔當,護“未”前行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在辦案的同時也對兩個未成年被害人進行了心理疏導,很快二人的精神狀態和焦慮情緒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和勇氣。
該案具有積極意義,經過檢察院的公訴後,法院以數罪並罰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
這起案件的高效辦理,體現運用檢察力量服務民生,讓身處困境的弱勢群體感受司法溫情,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愛,提升人民群眾對司法的信任度、滿意度。
充分踐行了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履職。首先是啟動司法救助,其次是積極捐助,最後是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通過這些主動關愛,不僅使他們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和勇氣,更讓他們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