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浙江省諸暨市“創新區域品牌‘增值式’護航體系 助力塊狀特色産業提能升級”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去年以來,諸暨市公安局緊扣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深入實踐“將‘楓橋經驗’轉化為‘楓橋經濟’”的重要課題,探索創新塊狀經濟區域品牌“增值式”護航體系,精準助力該市塊狀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改革舉措
(一)“一個中心”實現職能增值
一是搭建管服網絡。由公安牽頭,聯動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6個部門及各類社會組織,設立市級區域品牌管理保護中心,構建“1+6+X”的區域品牌服務管理網絡,提供“一站式”服務,形成精準助企紓困工作格局。二是完善運行模式。建立信息互通、協同流轉機制,了解區域品牌現狀,暢通品牌保護全域通道。三是供給專業支撐。組建“知産警官助企團”,聯動開展普法宣傳、案件指導、風險預防等工作。
(二)“一個閉環”確保服務增值
一是匯聚求助事項。根據區域品牌服務對象區域集中、從業人員多、企業類型廣等特點,多路徑匯聚求組事項。二是落實閉環反饋。中心對受理、發現、移送的事項統一歸口,對辦理結果實行閉環管理,常態化解決品牌申請、使用、管理、維權全環節事項,實現區域品牌的全覆蓋服務。三是實現事類升級。中心尤其注重共性問題的解決,將服務從“一家企業”延伸“整個産業”,推動“一件事”向“一類事”迭代升級。
(三)“一套標準”引領制度增值
一是規範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具有本地産業特色的標準規範,推動市政府&&《塊狀經濟區域品牌管理保護實施方案》,配套制訂《部門聯動工作流程》等制度,讓區域品牌管理有據可循、有理可依。二是定製品牌方案。圍繞八大産業的品牌特色,落實“一品牌一方案”,覆蓋産品生産、加工、銷售全環節,最大限度保護區域品牌利益。三是實施動態監管。通過匯總收集産業商標、版權、專利數量、侵權發案量、網銷量等13項指標,對區域品牌的實行動態監管,確保及時掌握區域品牌質量的變化,及時發現違法犯罪苗頭並精準打擊。
二、改革成效
(一)提升了區域品牌的競爭優勢
實現了區域品牌管理體制“從0到1”的突破,有效破解品牌維護無人管、無序競爭無力管、知識産權無法管等痛難堵點問題,塊狀産業區域知名度、經濟活躍度、品牌競爭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二)實現了塊狀産業的同步發展
通過支撐産業協會規範運作,開展“打、防、管、治、服”全鏈條護航,有力維護了企業知識産權利益,有效提升了産業的集體品牌意識,激活了市場的創新創造動力,讓市場主體預期更穩、信心更足、活力更強。
(三)破解了知産保護的難點困局
集體類知識産權通過行業協會引導企業自主管理、規範運作,企業知識産權保護呈現渠道通暢、維權及時、反應即時狀態,破解了塊狀産業知識産權“嚴打生存難、不打發展難”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