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浙江省諸暨市“完善‘工會+’立體化服務模式 繪就工會參與基層治理新‘楓’景”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諸暨市總工會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工會參與基層治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的實踐運用,以職工需求為工作導向,職工參與為工作方法,職工滿意為工作追求,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一體式推進“心理關愛、矛盾化解、援助幫扶”貫通結合的服務模式,為職工提供多元化、綜合化、立體化維權服務。
一、組建“多元協同”工會參與基層治理隊伍
加強專業隊伍建設。組建工會法律服務志願隊和職工情緒管理服務志願隊,打造出一支工會基層治理隊伍,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調解人”的作用。
深化專業機構合作。編撰《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和諧勞動關係研究報告》,出版《做情緒的主人-情緒調節指導手冊》,從源頭上解決職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將職工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邀請省、市勞動關係領域專家、教授解讀《浙江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等實務培訓,不斷提高工會基層治理隊伍專業水平。
二、織密“橫縱聯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網絡
多方協同,凝聚爭議化解合力。完善“工會+人社+司法+法院+檢察+社會組織”協作聯動模式,積極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工作,打造出“一站式”矛盾爭議多元化解&&。
同向發力,深化爭議化解協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絡,建立健全信息通報、線索移送、會商研判、辦案協作、普法宣傳等聯動配合機制,共同推動矛盾爭議多元化解。
創新機制,拓展爭議化解路徑。創新“1234”工作機制(即一函兩書、三級聯動、四方協調),協同推進運用“一函兩書”;實現市、鎮、企勞動法律監督“三級聯動”;積極鼓勵職工、社會組織、勞模工匠參與勞動爭議協商調解
三、打造“全方位、全鏈條”職工法律服務體系
加強普法宣傳。深入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築夢”公益法律服務行動、“遵法守法創和諧 學法普法築穩定”、女職工普法宣傳月等活動,幫助職工和企業了解勞動法律法規知識。
強化陣地建設。制定《職工情緒管理服務站建設與服務規範》諸暨市地方技術性規範,&&《關於加強“楓橋式職工之家”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勞動領域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機制,推動建立情緒預防在班組、糾紛化解在車間、矛盾調解在工會的工作機制。
拓寬服務領域。依託工會法律服務志願者的專業優勢,創新推出“點對點”指導服務,將技能提升、就業服務等幫扶活動與職工維權服務有機結合、有效銜接,為職工提供維權幫扶、法律諮詢、技能培訓等“全鏈條”的普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