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當陽市: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0 11:50:18
來源:新華網

湖北省當陽市: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

字體:

  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湖北省當陽市“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當陽市人民檢察院主動探索、開拓創新,通過數字檢察賦能社會治理,有效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該院以“當陽檢察”微信公眾號為基礎,開發了群眾工作智慧&&“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該&&是一個收集線索、傾聽訴求、開展監督、普法宣傳、服務群眾等眾多功能於一體的“集成式”檢察服務&&,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一、創新設計

  一是功能開發上聚焦一個便字。精準把握履職盡責着力點,借助以手機為代表的終端載體,充分利用微信直觀、便利、佔用空間小、操作簡便易行等優勢,投入150萬元,聘請專業公司研發“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服務&&。

  二是宣傳推介上做到一個廣字。通過在人群聚集場所安裝電子顯示屏定時循環播放的形式,宣傳“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二維碼廣告和形象展示專題片,向群眾持續介紹&&的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是服務體驗上堅持一個優字。群眾只需要拿起手機,輕鬆“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向檢察機關舉報線索、法律諮詢、預約會見、申請司法救助等,實現群眾訴求隨時表達,矛盾糾紛及時掌握。

  二、創新實施

  一是構建信息共享機制。主動打破部門壁壘,形成“1+N”信息共享機制。建立“網格+檢察”工作機制,通過“信息技術+檢察監督”,依法高效處理&&反映的案(事)件,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

  二是打造信息研判機制。針對矛盾化解工作特徵,構建專題庫、主題庫,實現實時統計,對於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密集的信息流自動預警,並提出系統性的建議,推動基層依法治理。

  三是建立信息跟蹤督辦機制。對通過“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發現的信息或案件線索,堅持信息或線索排查不過夜,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走訪、下訪、回訪,倒逼工作提質增效。

 

  三、創新成效

  一是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運行以來,已成為當陽人民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訴求反映渠道,成為當地法治宣傳和矛盾化解的新陣地。

  二是強化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檢察機關依託該&&第一時間獲得案件線索,可以針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開展精準監督,推動區域內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三是促進了檢察工作長遠發展。將“四大檢察”“十大業務”融入數字檢察和多元共治中,實現服務人民群眾“零距離”。有效促進協同治理,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形成了一批可推廣的理論成果。以數字檢察賦能訴源治理的工作經驗做法榮獲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撰寫的《湖北省當陽市人民檢察院着力打造“12309+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以數字賦能訴源治理更好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要做法》被最高檢《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指導》採用。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