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浙江省湖州市“聚力打造‘1+N’平安法治&& 協同共治助推高水平平安建設”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湖州市以全省深化數字法治改革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為契機,突出功能集成、權責清晰、運行高效、數據共享,着力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1+N”指揮調度體系,形成市縣鄉三級貫通、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智能化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打造“1”個治理中樞,建強大平安指揮體系
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統一指揮、部門聯動”的思路,建立功能集成、綜合研判、扁平高效的綜合指揮體系。
一是打造社會治理數據底座。強化基礎支撐,以全市3949名專職網格員為動態感知前端,通過風險防控一張圖,將全市268.9萬戶籍人口、14.3萬家單位場所、340萬條標準地址落圖研判。
二是建設平安法治雙輪驅動中心。事件中心以事件流轉為主線,實現網格巡查事件上報、受理、處置、監督、反饋、考核全流程協同治理新模式;任務中心承接農村自建房巡查、重點金融場所巡查等多項省市任務,實時監督任務完成率,高質量完成省市下達目標任務。
三是實現中樞統一指揮調度。構建全市綜治業務協同系統框架體系,形成全市綜治業務一盤棋。推動數據和預警信息自上而下、網格信息自下而上推送流轉,實現資源集成、信息共享、處置高效。
二、協同“N”個應用,實現多部門多&&聯動
貫徹落實基層減負精神,把握“越到基層越集成”“基層綜合智治應用外無應用”要求,強化集成貫通,力推平安法治&&高效運轉。
一是破除多條線業務系統壁壘。迭代深化、系統整合平安法治&&,橫向協同事項入格的部門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縱向貫通市縣鄉村任務及網格事件,破解各部門應用存在的建而不用、融而不合、聯而不動等瓶頸問題。
二是構建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揭榜認領全省數字法治綜合能力項目,建立數據交換與共享框架,編制數據交換流程和接口服務的省級標準。
三是形成多部門業務協同格局。對接110接處警、民呼我為、大綜合一體化、紀委監督一點通等57個部門業務系統,協同社會風險智控&&、“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民轉刑風險處置系統”等10個綜治領域應用。
三、歸集數據研判分析,築牢社會風險預警防線
牽頭開發“平安風險預警預測防控應用”,構建“一總五分、一圖五庫、四級貫通”系統架構,集成研判政治安全、矛盾糾紛、社會治安、行業監管等四大領域風險。
一是歸集治理數據,風險底數“一網統聚 ”。圍繞業務需求,精準歸集 46 個部門 146 類 52 萬餘條風險數據,實現風險源頭治理“一本賬 ”。 開展“一數一源一標準 ”數據清洗工作。
二是構建多元模型,風險監測“一網感知 ”。搭建五大類30余種預警算法模型,通過視頻智能感知、數據分析,分級分類賦碼風險人員。精準識別中高風險對象,打造 14 個場景串聯成各條線風險,疊加形成重點人群、矛盾糾紛、違法犯罪等面上的態勢分析。
三是創新制度機制,工作流程“一網閉環 ”。 明確部門職責、處置流程和辦理時限,自動分流派發預測預警工單至市縣鄉三級處置反饋,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動機制。打造“掌上基層”手機端,“線上+線下 ”深度融合,實現全鏈條閉環管理。
該&&運行以來,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堅持智慧賦能,全面提升風險防範水平。二是堅持系統集成,激活社會治理智治活力。三是堅持數據驅動,實現治理由“被動”變“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