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隆禮重法”思想新時代應用 打造“楓橋經驗”的蘭陵樣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0 16:21:06
來源:新華網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隆禮重法”思想新時代應用 打造“楓橋經驗”的蘭陵樣板

字體:

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隆禮重法’思想新時代應用 打造‘楓橋經驗’的蘭陵樣板”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蘭陵縣圍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創新性吸納發展荀子“隆禮重法”,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蘭陵模式。

 

一、整合資源,織密多元閉環糾紛化解體系

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大調解”為主,健全縣、鄉鎮(街道)、村三級人民調解委員會,打造“1+17+N”陣地模式。成立群眾訴求調解服務中心,構建17個調解微陣地,在全縣各村設立調解室。廣泛吸納律師、公證、心理諮詢師等資源力量,形成了以調解為基礎的非訴訟糾紛多元閉環化解體系。多措並舉繪就了蘭陵縣基層社會治理的良好“楓”貌。   

二、聯防聯動,打造“多線”並行排查渠道

線上依託“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蘭陵首發”APP,對企業群眾的矛盾糾紛調解訴求進行排查。在“蘭陵首發”APP,專門設立“老苗調解”“碼上監督”版塊,企業群眾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自主預約。線下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模式,每季度開展1次矛盾糾紛大排查,為有法律服務需求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打通了基層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

 

三、禮法並重,探索“隆禮重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

立足本地優勢文化資源稟賦,發掘荀子“隆禮重法”當代價值,把荀子的“和合觀”注入“三聯+三訪+三治”工作機制,實現互諒互讓、息訴滿意。目前打造了縣級“隆禮重法”調解中心1個、鎮級“隆禮重法”調解室17個、村級調解室600余個,僅神山鎮就投資了60余萬元高標準打造“隆禮重法”調解中心,覆蓋全鎮群眾17966戶60048人,建立村級“隆禮重法”調解室20個。

四、靶向發力,創新人民調解工作模式

一是獨創新式調解法。獨創包含“點將法”“分流法”“聯動法”“對接法”以及“上門服務法”、召開聽證會調解、媒體公開調解等在內的新式調解法二是“三聯+三訪+三治”賦能。實現黨建、&&、工作“三元融合”,實施接訪、約訪、下訪做到“三訪並舉”,融合德治、法治、自治形成“三治並重”三是積極打造“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構建協同高效警務體制機制,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四是擦亮調解品牌效應。形成了以老苗調解、老兵調解等代表的調解品牌集群。

五、重商親商,“隆禮重法”護航營商環境優化

聚焦營商環境“無禮”“非法”現象,深化荀子“隆禮重法”,融入新時代“禮”“法”理念,創新推出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四個親清”,通過縣領導走進“親清會客廳”,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涉企執法公正規範、堵點痛點有效解決。

蘭陵縣創新“隆禮重法”賦能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與反響。不僅改進了幹部工作作風,還減少了社會治理成本,同時提升了人民調解化解率,優化了法治化營商環境。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