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中區:創設“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 打通滿足群眾法治需求“最後一米”-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0 12:59:37
來源:新華網

重慶市渝中區:創設“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 打通滿足群眾法治需求“最後一米”

字體:

  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重慶市渝中區“創設‘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 打通滿足群眾法治需求‘最後一米’”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據了解,今年以來,渝中區委政法委落實常態化“三服務”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設“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推動“三官一律”等政法力量向基層下沉、向網格前置、向矛盾糾紛産生鏈的前端延伸,並針對“誰下沉、怎麼下沉、下沉幹什麼、下沉後怎麼辦”四個環節,建立健全閉環機制,持續夯實平安法治建設根基,為探索打造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貢獻渝中政法實踐案例。

  一、“誰下沉”:明確主體、配備力量,推動政法資源向社區網格延伸

  一是明確下沉主體。制定政法單位進社區入網格工作辦法,推動以“三官一律”為主體的政法力量下沉社區網格。二是配強下沉力量。在79個社區“一對一”配備“三官一律”316人,全面覆蓋865個網格;選配法治副校長179名,覆蓋轄區131所校園;適時調配信訪幹部、法律法學工作者和消防員開展相關工作。三是強化下沉統籌。成立區級工作專班在政法委負責面上統籌,政法單位負責條線統籌、街道社區負責轄區統管。

 二、“怎麼下沉”:集中接待、日常接待、專場接待相結合,打通滿足群眾法治需求“最後一米”

  一是固定時間開展集中接待。集中接待定在每個月第三周的星期三,組織“三官一律”面對面接待群眾。二是細化單元開展日常接待。制定常態服務工作機制,針對矛盾糾紛易多發的小區、商市場,設立最小調解單元,推動實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第一地點化解。三是精準對接開展專場接待。深入開展送法進校園、進園區、進樓宇活動。

  三、“下沉幹什麼”:梳理服務清單、編制服務指南,當好平安法治建設“四員”

  一是形成服務清單。聚焦高頻熱點、立足政法職能,梳理宣傳宣講、法律諮詢、風險排查、矛盾調解4項共性服務和29項個性服務事項,當好理論政策“宣傳員”、法律法規“講解員”、基層一線“護航員”、紓困解憂“調解員”。二是明確受理範圍。重點受理但不限於5類事項,即:影響群眾安全感、政法隊伍滿意度、司法公信力的問題,以及違法犯罪線索、治安亂點亂象、矛盾糾紛和其他相關問題。三是編制服務指南。編印《“平安渝中”網格接待日服務指南》30000余份,細化服務標準,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提升服務質效。

  四、“下沉後怎麼辦”:數字賦能、一網分辦,推動問題事項全流程閉環辦理

  一是暢通問題受理渠道。“線下”通過集中接待、日常接待、專場接待、服務專線等收集問題,“線上”引導群眾掃碼留言,實現問題反映“一碼申報、一鍵直達”。二是強化問題分級分類辦理。圍繞問題上報、分級辦理、銷號辦結等方面,制定問題事項辦理工作辦法,規範問題辦理。三是加強跟蹤回訪。加強過程督導、定期抽查回訪。強化復盤總結,強化考核評價,賦予街道社區評價權,“三官一律”進社區入網格情況作為個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