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陜西省神木市“警網融合 協同發力 織密基層治理五張網”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神木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發展,向“心”而行,探索形成“警網融合”新模式,以“一警一員”之力,織密織牢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基層治理“五張網”,全力打造善治神木新樣板。
立梁架柱,織密頂層設計網。神木靶向發力,強化頂層設計,建立“一格一警一員”基層治理體系,有機融合“一警一員”力量,持續擴大網格容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同時,鼓勵引導更多力量下沉網格、服務基層;切實構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
科技賦能,織密信息共享網。神木持續放大“互聯網+社會治理”治理效能,建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信息&&,更新應用場景,完善系統功能,提高服務承載力,緊扣警網融合工作開展需要,全力搭建“一警一員”信息橋梁,將“善治神木”APP打造為雙向奔赴的警網&&。
聯動發力,織密普法宣傳網。依託“警網融合”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神木着力構建聯動普法矩陣,充分發揮“一警一員”隊伍優勢,形成“線上潤物無聲、線下精準發力”兩種宣傳模式,實現“1+1>2”的普法宣傳新成效。
循序漸進,織密矛盾調處網。神木積極構建公檢法司協同發力的矛盾調處機制,持續推進法治力量下沉一線、服務基層,實現法律顧問村(社區)全覆蓋,助力神木“大調解”體系的形成。同時,着力推出“一警一員”矛盾調處“接地氣”組合,建強“一警一員”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自警網融合開展以來,網格員入戶率顯著提高,摸排走訪由之前的“門難進”變為“開門迎”。
多措並舉,織密基層平安網。神木持續深化“警網融合”工作機制,暢通“一警一員”&&渠道,以“平安神木”建設為抓手,不斷強化“警網融合”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發揮。通過社區委員會,將社區民警納入兩委委員隊伍,進一步明確職責、夯實任務、開展工作。結合社區實際,建立“日溝通、周聯動、月研判”工作機制,切實讓民警參與到日常管理、基層治理中,成為社區的一份子。設立“警網聯動接待日”,定期定點深入社區、村組,與群眾面對面聊問題、心交心話安全,鼓勵引導群眾參與轄區治理,實現多元共治;加強“一警一員”工作協同力度,針對轄區內出租房屋、行業場所、公共服務場所、校園及周邊環境等關鍵區域,常態化開展安全檢查、隱患排查,以實際行動共繪平安建設“同心圓”。
“警網融合”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和嶄新“楓”景。下一步,神木將持續深化“警網融合”工作機制,延伸警網觸角,創新融合舉措,豐富工作內容,強化推進力度,織密織牢“五張網”,全力構建更高質量的警網融合工作格局,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神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