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以共享法庭激活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勁動能”“打造‘家與未來’陣地 織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網’”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一、以共享法庭激活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勁動能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法院深入落實“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在西北地區率先創新打造34個共享法庭,激活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池春水”。
“一攬子”解紛機制打造金融糾紛化解新樣板
興慶法院因需制宜建設專業性金融共享法庭,建立“法院+公證/金融行業調解員/行業協會”的工作模式,集中化解金融類糾紛,以群眾家門口的金融法律“超市”釋放融資活力、維護金融安全。
“一站式”服務&&提級商事法治服務新格局
2023年8月29日,興慶法院聯合寧夏企業協會打造全區首家商事共享法庭,並升級為“商事調解服務中心”,構建起商事糾紛立審執一體化協同化解機制,進而整合解紛資源精準服務企業發展需求。
“一體化”聯動共治展現依法能動履職新作為
近年來,興慶法院以共享法庭為載體,在不斷滿足企業需求、群眾需求上持續廣調研、建機制,以聯動共治推動司法資源“一體化”供給,助力營造更加穩定、透明、公平、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打造“家與未來”陣地 織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網”
今年以來,興慶法院創新融合審判模式,大力推動未成年人審判與家事審判融合發展,以“興·未來”品牌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滋潤青少年美好心靈,以法治力量護航青少年成長;以“興·家和”品牌深入推進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助推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打造“家與未來”陣地,構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實踐基地,進一步織密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網”。
“興·未來”守護“未來”
與轄區內中小學合作,掛牌開設“陽光法治課堂”“興·未來法護成長”法治教育基地,創新使用VR交互技術打造模擬法庭。通過開通法官信箱,開展訂單式普法,大力推廣“丫丫苗”公益課堂,開展法治研學營活動,優化“為‘未’説法”欄目等,多維度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興·家和”助力“家和”
興慶法院專業指導帶動“家和”,掛牌設立“丁秀琴法官家事工作室”,探索總結“三情三動三理三實”家事工作法,以其專業性帶動“李大姐工作室”“和諧婚姻家庭輔導諮詢中心”提升履職能力。策劃開設“法説家事”普法欄目,開展“家和”法治鄉村行,開展農村婚姻現狀及相關法律知識專題培訓等活動。
鑄陣地,打造“主峰”
持續創新婦女兒童權益司法保護機制,打造“家與未來”標誌性陣地,將其構建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實踐基地,為青少年法治素養培育與健康成長鋪設堅實基石。
在未來,興慶法院將繼續依託“興·未來”“興·家和”品牌與“家與未來”陣地,促使少年家事審判工作從“司法後端保護”向“司法前端接入”轉變,為促進家庭穩定、社會和諧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