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數智香洲’建設卓有成效 數據要素賦能司法便民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不斷完善全域司法便民服務體系,以數字賦能司法改革,上線全國首個基層法院AI司法大模型——“香法AI·雲上智審”&&,實現立案、送達、閱卷、開庭、裁判等工作全流程線上辦理。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為司法便民的響亮招牌。
改革以來,香洲法院長期未結案件同比下降36.6%,網上立案率達90%,訴前調解成功率同比上升53.13%,民商事案件上訴率下降2.3%、發改率下降0.5%,因公告造成再審案件數同比減少53%,案件服判息訴率達89%,以高質量司法強力賦能“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司法+數智”深度融合,做實事務集約便民
2021年10月底,香洲法院成立集約送達中心,率先在全省基層法院中構建了“電子送達為主、其他方式為輔”的智能化集約送達新模式。2022年9月,“集約送達香洲模式”推廣至珠海全市法院,打造珠海法院“1+N”全域集約送達。同時,香洲法院推進“門診式”“全流程”訴訟服務模式,制定&&訴訟事務“一次辦好”清單,讓群眾“走進一個門、事務一次結”。
“雲端+數據”智能助攻,做強審理提速增效
打造全流程無紙化辦案“香洲模式”,將電子卷宗管理、法官日常辦案、線上庭審等13項業務全部納入系統,有效提升辦案質效。打造融通電子卷宗、語音及人臉識別、實時監控、視頻回傳等功能於一體的超融合法庭,實現多方異地遠程庭審、在線質證、電子簽名、語音轉錄等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開庭需要。該模式運行後,大大縮短了辦案時間,提高了辦案效率。
“人工智能+場景運用”,把“數據流”變成“決策流”
香洲法院深耕“人工智能+場景運用”,於2024年9月29日啟用“香法AI·雲上智審”&&,成為全國首個基層法院研發訓練的AI司法大模型。該&&在香洲法院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的基礎上,深度挖掘大數據的自然語言識別、處理、司法邏輯分析等能力,輔助法官進行證據管理、訴辯分析等核心審判事務,給出裁判意見建議,呈現清晰完整的文書模本,有效輔助法官提高工作質效,助力實現同案同判。
“中心+N”科技賦能,多元力量聯動解紛
香洲區充分發揮綜治中心統籌作用,整合多方調解力量,依託“數智香洲”綜合網格管理&&,打破數據壁壘,持續開展矛盾糾紛“應錄盡錄”工作,確保矛盾糾紛“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建立完善以綜治中心為樞紐、網格為基本單元、政法力量為主導、職能部門為主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在鎮街社區工業園區、各大海島設立訴聯網法庭,助力實現矛盾糾紛“一網化解”,訴訟服務“一站通辦”,打造矛盾化解“線上線下同步、人工智能協同”的現代化訴源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