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全周期”楓橋式工作法助力首善之區好“楓”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9 16:33:05
來源:新華網

北京西城法院:“全周期”楓橋式工作法助力首善之區好“楓”景

字體:

12月19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等學術支持,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治理暨2024社會治理創新分享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西城法院“‘全周期’楓橋式工作法助力首善之區好‘楓’景”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近年來,西城法院在工作中探索出一條源頭防訟、多元化訟、實質息訟的“全周期”楓橋式社會治理新路徑,併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今年以來,西城法院在矛盾糾紛化解各階段持續延伸審判職能,服務群眾迭代升級,深化審判輔助事務改革,將“全周期”楓橋式工作法縱深發展,繪就新時代西城好“楓”景。

一、服務舉措再升級,便利群眾更好辦事

2024年初,西城法院在前期“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的建設基礎上,升級了一系列服務措施,通過在入口處設置語音播報來院須知,設置智能導覽屏,製作訴訟指引宣傳片等舉措,推動一站式建設從“有”向“優”轉變。

西城法院共有五個辦公區,今年起,每個辦公區都配備了“訴服管家”,負責大廳各功能區的日常管理和秩序維持。導訴&外配備流動導訴員,對首次來院群眾,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零距離”主動幫助,減少訴服大廳內各類辦事人員的交匯,引導有序等候,提高辦理效率,為來院當事人提供暖心、舒心的訴訟服務。

立案後,案件流轉人員通過顏色各異的彩色卷皮分裝案件材料,區分不同案由的案件,便於業務庭審接收。同時,研發並推廣地址確認書小程序和文書送達小程序等,不斷升級訴訟服務,提高訴訟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二、解紛觸角向前延,訴前矛盾高效化解

要想訴前保全真正發揮解紛作用,提高效率、保證速度是關鍵。西城法院持續深化改革,啟用“1+5+N”輔助事務集約管理模式,在審前開展訴前保全、訴前鑒定,加快解紛進程;在審中集中安排庭審與庭前會議,化零為整集中開展調查取證,加速審判流程,節約人力資源;以立案、審理、上訴、執行、歸檔全流程電子化,助力數字化改革、智慧法院建設與審判流程重塑的深度融合。

三、“熱線+巡迴”雙聯動,法律指導上門到家

在解決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西城法院堅持貢獻司法智識,以北京市高院12368熱線“一號響應”基層治理機制為基礎,對街道社區等在預防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的司法需求實行“一號受理”,熱線需求對接巡迴法官團隊,直連群眾涉法院系統訴求。西城法院以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抓手,收集基層治理需求,巡迴法官團隊接單即辦、即時響應,每天穿梭在西城區的街巷胡同,耐心傾聽每一聲訴求,為群眾提供調解指導和法律諮詢等服務,化糾紛於萌芽,守一方之平安。 

據悉,法院直通車工作站自建成以來,充分發揮司法需求響應調度樞紐功能,三年接聽群眾來電18萬通,辦結群眾線上訴求19.5萬件,24小時辦結率保持在100%,群眾滿意度達98%,通過司法確認和調解指導等方式預防化解潛在矛盾糾紛3000余件。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詩萌 陳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