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現場。圖片來源:海南省期刊協會
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10月22日,期刊融合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培訓班在海南省澄邁縣如期舉辦,包括出版單位社長、主編及編校人員等線上、線下100余位嘉賓代表參加,共同探討科技期刊的創新與發展。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出版印刷發行處(版權處)副處長譚磊致辭。圖片來源:海南省期刊協會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出版印刷發行處(版權處)副處長譚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期刊建設成為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
海南省期刊協會會長、海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劉家誠致辭。圖片來源:海南省期刊協會
海南省期刊協會會長、海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劉家誠向期刊同仁提出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共同應對數字化出版浪潮,推動海南期刊創新發展。
學術中國期刊資源合作中心主任朱利娟現場發布報告。圖片來源:海南省期刊協會
新華網學術中國期刊資源合作中心主任朱利娟通過發布《新華網學術中國&&AI人工智能助力期刊創新發展》報告,介紹了新華網“學術中國-知識産權服務&&”(以下簡稱“學術中國”)在學術傳播、知識産權保護、AI科研、學術成果評估與轉化等方面的強大能力。&&將以其先進的技術和全面的服務,為期刊、雜誌、出版行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新華網學術中國是國內首個國家級知識産權服務&&,集“知識産權+”、“學者+”、“學術機構+”、“版權保護+”等於一體的綜合智能服務&&。將持續促進期刊在深度融合背景下創新發展,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助力學術期刊擴大傳播範圍和影響力,推動期刊深度融合與高水平建設。
朱利娟介紹,&&的“新華鴻儒AI”是一款針對學術科研領域綜合AI智能工具,憑藉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海量的全球學術文獻資源,為科研人員、學術創作者以及各期刊、出版單位提供全方位的學術支持。她&&,與市面通用類AI相比,新華鴻儒AI更加垂直於學術及科研行業領域,具備服務期刊融合創新發展的智能化優勢。
新華鴻儒AI大模型在學術出版流程中的應用。
新華鴻儒AI以豐富、權威、學術的案例語料庫,打造期刊智能審校的底層邏輯,在具體的稿件審校過程中,能精準識別七大類錯誤;基於大模型算法及海量文獻比對庫資源,生成審稿報告,將從多個維度總結文章的優劣勢以及存在的問題。
同時,可以通過“新華鴻儒AI”大模型對稿件內容及結構進行分析並準確識別,重新梳理稿件大綱、正文內容以及圖表等結構後對稿件進行整合,最終輸出為結構清晰、版式規範的稿件。通過一個指令,便可實現文獻解讀、多格式支持、深度解讀、全文翻譯、文獻AI問答等功能。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學術中國“期刊推薦”版塊中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新華網以先進的技術、全面的服務、強大的支持,為期刊傳播提供價值賦能。新華網學術中國在&&首頁開設“期刊推薦”板塊,為期刊資源提供展示、傳播、下載、學術交流等專項服務。
學術中國期刊資源合作用戶群體多元,目前已與哲學社科、文化經濟、工業技術、醫藥衞生、自然科學、農業科學等超過2000家期刊單位達成合作及版權運營服務,為其提供學術查重、AIGC檢測、文獻解讀等新華AI服務方案。
據悉,此次培訓班由海南省期刊協會主辦,海南大學學報編輯部、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等13家單位協辦。在深度融合傳播格局下,培訓班為推動産業協同發展做出了實際行動。 新華網學術中國&&通過搭建權威推廣渠道,以及期刊智能審核、評估、出版等技術支持,持續助力期刊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