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濱x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回歸原典,再出發!《率土人物考》成果交流會圓滿結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4 17:58:13
來源:新華網

【率土之濱x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回歸原典,再出發!《率土人物考》成果交流會圓滿結束

字體:

  《率土之濱》堅持國人原創,始終致力於“讓世界感受東方戰爭智慧的魅力”,力求以游戲為載體,寫出一部更加立體、豐滿,也更加符合當前時代需求的“率式三國”。

  為此,《率土之濱》攜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啟動“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並於9月27日在北京大學與北大歷史學系聯合舉辦三國歷史文化講壇暨《率土人物考》成果交流會。

  在北大聆聽一堂歷史課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故事傳奇家喻戶曉。《率土之濱》工作室希望通過與專業人士的交流,借助學術研究力量,回歸到最基本的原典文獻當中去汲取營養和靈感,從而能夠更好地傳遞三國歷史人物的故事,激發更多人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和熱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9月27日當天,“率土人物考”項目,是《率土之濱》工作室與北大歷史學系一次學術研究與數字藝術的融合嘗試。

  交流會上,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教授葉煒對”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給予肯定,並&&期待未來能與《率土之濱》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共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誠如葉煒在交流會上所言,《率土之濱》工作室作為行業的頭部力量,雙方都希望通過“第九藝術”,將三國人物的故事以更加生動、真實的姿態呈現給大家,用創新的技術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新的&&與途徑,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盡一份力。

  交流會上,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羅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陳蘇鎮,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助理教授單敏捷,以三堂歷史課的形式,以《非漢語人群與三國歷史》、《史書中的曹操》、《歷史情境中的三國人物》為主題,帶來了三場精彩的三國歷史文化分享。

  回歸原典,再出發!這是《率土之濱》劇情策劃在交流會上發表的主題,亦是項目組開啟“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的初衷。

  《率土之濱》項目組通過“率土人物考”這一文化工程,邀請到北大歷史學系的專家老師們來為游戲行業注入強有力的專業力量,對“三國人物”相關的原始資料做一次比較全面的整理。也希望能與北大老師們一起,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

  “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

  《率土之濱》項目組&&自“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啟動,他們有幸借助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這一當前最頂尖的學術研究力量,回歸到最基本的原典文獻當中去。

  他們依託《三國志》《後漢書》《晉書》等紀傳體的王朝正史;《華陽國志》《水經注》等各類地書;《世説新語》《搜神記》《拾遺記》等古小説;最新的長沙走馬樓吳簡等三國出土文獻;此外還有古代戲劇、講史平話、演義小説、民間故事等大量資料,希望能從這些古籍資料裏重返歷史的現場,觸摸歷史的脈搏,去發現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動人細節。

  經過歷史專家鉤沉索隱,細密考據,“率土人物考”文化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率土人物考:陸遜篇》、《率土人物考:馬良篇》、《率土人物考:馬超篇》等多篇萬字長文撰寫完成。

  在此基礎上,為了讓三國人物能夠更加生動、全面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率土人物志》系列應運而生。二年十部,人物志系列自誕生以來,廣受好評,受到諸位喜愛。

  弘揚傳統文化,不負時代使命

  《率土之濱》不斷深耕東方戰爭歷史,力圖讓玩家體驗到沉浸還原、原汁原味的東方古戰場。

  作為新時代的“第九藝術”,他們始終希望能夠以他們的方式,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全新活力,用游戲傳承歷史文化,不負時代使命。

  《率土之濱》項目組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合作展覽三國古籍,並遵循史料聯合開發“八陣圖”、攜手世界文化遺産“洛陽定鼎門博物館”,設立三國專題展覽館、聯手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深度定制開發“金印紫綬”賽季,將原本接受門檻較高的印信文化,走進大眾視野;

  啟動地域服系列、探訪各地非遺技藝:華陰老腔、河北梆子、蘇州評彈、潮汕英歌舞等;用數字技術守護非遺文化,讓玩家感受來自華夏神州的特色風俗;

  在音樂創作中融入民樂元素;運用畫像、小游戲的方式傳播“二十四節氣”……

  2年研發,9年歷程,《率土之濱》一直在摸索、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向大眾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糾錯】 【責任編輯:丁峰、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