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03年的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索通發展”),是以光伏、風能、氫能等綠色新能源為基石,打造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等新型碳材料的製造企業。成立20多年來,索通發展將數智化作為發展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和競爭力,2009年開始,與用友合作推進信息化建設;2023年開始,攜手用友共同打造新一代數智化智能工廠,全面推進供應鏈、財務、人力等各領域的數智化建設。
近日,新華網在2024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專訪索通發展董事、總裁郝俊文。據其介紹,為了實現協同高效的管理目標,索通已搭建起以財務、供應鏈、資金、成本、人力為一體的數智化架構,讓所屬企業做到統一採購、統一銷售、統一生産、統一收支、統一人力等多方位的全面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管控能力。
以下為採訪實錄:
新華網:請結合索通發展的情況談談,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數智化轉型?數智化趨勢對企業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郝俊文:在當前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中,所有企業都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比如索通發展的業務橫跨國內和國際市場,就也面臨來自國內和國際的雙重壓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産品需要有絕對的競爭力,否則公司很可能面臨淘汰。
若數字和智能成為工具或者生産要素,讓企業所有的業務流程活管理體系,包括質量、能耗、工藝以及人才的培養發展等各方面,用數字化的形式展現,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調節,並智能化地作出決策,無疑有助於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競爭優勢。所以數智化轉型,也是為了長期發展。
企業要想數智化轉型,就要有數智化方面的人才,否則非常難推進數智化。而且只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並不夠,需要公司全體都有數智化的理解能力。
新華網:目前企業有哪些代表性的數智化項目?
郝俊文:結合我們所在的行業,我們主要針對車間場景、圍繞生産製造的一些環節,做出了一些已經落地的、可以複製的應用,包括原料的自動配方,煅燒車間的自動調溫、自動清理等。
舉例來説,從前進行車間清理,需要面對高溫環境,還可能伴隨粉塵,這對人體來説存在一定危險性。經過數智化改造做到自動清理之後,不僅可以保障了人身安全,釋放出的人力還可以繼續改進這個項目。
再比如調溫,最開始也是靠人工經驗,精準度相對機器要差一些,遇到經驗不足的情況,還可能影響産品品質。運用了自動調溫之後,産品品質的穩定性、原料的浪費情況等,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新華網:在推進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或挑戰?
郝俊文:比如很多員工會有危機感,擔心數智化技術應用之後,自己是不是就要面臨失業。對於加入公司多年員工,情感上已經和公司融為一體,公司自然捨不得放棄。雖然數智化轉型旨在提高效節省人力,但公司還有其他正在發展的項目或&&,釋放出來的人力可以在培訓之後,到其他&&繼續發揮價值。
針對這兩點,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積極進行引導和開展技能培訓,幫員工們消除後顧之憂,我也參與其中。有些時候我們還組織員工到其他公司、其他行業,觀摩數智化項目的應用成果。
新華網:您認為該從哪些方面發力新質生産力培育?
郝俊文:新質生産力主要是體現在創新,還有生態也就是環境。這兩方面是最基本的要素,剩下的就是對於生産的,從供應、生産到銷售的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在具體落地方面,我們制定了一些明確的、可長期發展的項目。比如説公司提出了“0-20-1000”這個目標:“0”是指到2055年,實現陽極生産運營邊界內的碳中和;“20”是指到2025年,索通發展産品凈耗在目前行業平均陽極凈耗的基礎上降低20公斤;“1000”是指到2027年,幫助下游電解鋁用戶將噸鋁電耗在國內平均水平基礎上降低1000千瓦時。
這是從綠色的角度來發展新質生産力,我們在本身製造過程中,要努力實現碳中和。這是我們的一個長期目標,也是公司長期價值的所在。